第390章:鬧劇與爭執(1 / 2)

董卓這邊在聚眾商議著,城中的高幹更是早在董卓一行人退去開始安營紮寨的時候就將眾人召集了起來,如今的鄴縣城中,由於袁紹將冀州之中幾乎全部的可用之人都帶去了幽州,城中可用的人根本沒剩下幾個。

“諸位,城外的情形想必大家也都看見了,眼下城中隻有三萬不到的大軍,就算是將城中所有的靑壯都聚集在城牆上協助,人數最多也不過十來萬人,可是城外董卓帶來的大軍足足有數十萬,大家都說說吧,下麵我們該怎麼辦?”上首的位置處空著,即便高幹是袁紹的外甥,他也不敢堂而皇之的端坐其上,揉了揉眉頭,高幹臉色鐵青著問了出聲。

屋子中頓時一片沉寂。

鄴縣之中,大多都是袁紹麾下將士們的家眷在這兒居住著,是以偌大的鄴縣之中,百姓的數量反而沒有多少,高幹口中所說的靑壯,卻是這些將士家中的家丁奴才,而這些人中,卻又大都是自百姓中挑選出來的,沒有上過戰場的他們根本沒有多少戰力可言,麵對城下董卓的虎狼之軍,就是高幹手下的士卒硬碰之下都不是敵手,更遑論是他們這群人了。

“能怎麼辦?當年那麼多人都打不過,眼下的鄴縣又有多少人可用?早先怎麼就不聽我的帶著人撤退出去呢?”安靜以致到死靜的氣氛中,袁紹的二子袁熙忽然忍受不住發飆了,張嘴對著高幹大吼出聲。

袁紹的兒子中,長子袁譚在袁紹與劉虞、公孫瓚征戰的時候請令跟隨了去,三子袁尚最得袁紹喜愛,袁紹原本是有想著將其帶在身邊的,隻是也不知道袁尚是不是受了袁譚的刺激,在袁紹說出意願的時候當即就給拒絕了,反而請令去往青州駐守,幾番爭執之後,袁紹無奈隻得同意了,並親自上表為袁尚表奏為青州刺史。

三人之中,隻有二子袁熙本就性子弱,又不似袁譚有著長子的榮光,也不似袁尚因為有著袁紹的偏愛,頗有些姥姥不疼舅舅不愛的意味兒,一天到晚隻顧著低調以保自身,甚至是其在袁紹麵前也幾乎沒有多少的存在感,以致袁紹在帶兵離去時將其留在鄴縣看家,邯鄲城破的時候,便有人急急將消息傳遞了回來,而後不久,當董卓出兵冀州的消息被確認下來後,袁熙當即幾乎想也沒想第一個就提議要帶人撤離,隻是被高幹阻住沒能成行。

“二公子,昔年董卓賴以成名的即是西涼鐵騎,如今董卓大軍出動,又怎能不帶騎兵?之前在城上的時候大家也都見了,在麵對那數萬鐵騎的馬蹄之下,除了城牆還有什麼能夠抵擋得住他們的衝鋒?可以說整個魏郡之中,在沒有一處地方能比得上鄴縣的城高牆厚了,一旦沒有了城牆的依仗,就我們這麼點人,隻怕到時候的下場隻會更淒慘了。”畢竟是袁紹的二兒子,若是從袁紹來說,親疏之間,自己這個外甥也不過是一個外人罷了,此時麵對袁熙,高幹不得不小心的在意一些。

“借口,都是借口罷了,五六天的時間,我們要走早就走遠了,董卓即便是有騎兵又能拿我們怎麼樣?現在就為了那些個賤民,你竟然讓本公子給他們陪葬……”袁熙腦袋中,原本因為董卓大軍即將壓境而繃緊的那根線在親眼看了董卓大軍的威勢後徹底的斷開了,瘋狂之下,袁熙往日裏的懦弱頓時被壓了下去,有的,隻剩下了對高幹阻擋他離開的怨憤。

“二公子喝的有點多了,諸位見諒啊,來人,送二公子回去好好休息。”袁熙的咆哮聲讓屋中的氣氛變得更加詭異了起來,高幹無奈,隻得開口對著眾人抱歉出聲,意圖將眼下尷尬的場麵緩解一下,怎奈瘋狂了的人根本不能以常理來看待,若是往常,袁熙雖然草包一點,卻絕不是個傻子,高幹給了台階按理說他是該告辭離開了,可惜滿腦子都沉浸在瘋狂裏麵的他根本就不覺得自己的話哪裏說錯了,見有人應著高幹的聲音靠近自己,袁熙心中的火氣噌的一聲竄了起來:

“你到底是誰的手下?不知道我是誰嗎?你們敢碰我一下試試?高幹能殺的了你們,本公子就殺不了你們嗎?”一腳狠狠踹在走近的一個士卒身上,袁熙還兀自不解恨的忿忿罵了出聲,伸手在其等身上指點起來:“好,你們兩個很好,我記住你們了,等我父回來,必然要你們好看。”

就好像是範進中舉一樣,瘋狂之下的袁熙哪裏還能顧忌到其他,腦子裏怎麼想的他就怎麼給大聲吼叫了出來,也許是之前那些年壓抑的太狠了,此時一朝得脫,就是袁熙自己也有點不知道自己身在何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