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索羅棒子的挑釁(1 / 2)

呂國丈雖然知道溫瑜的話很多都是漏洞百出,心中也有很多話想要反駁,但是想到溫瑜作為皇帝,好言好語的說,他又不知道該如何反駁。

"皇上,老臣……"想了想,呂國丈還是想勸解兩句。可是他剛開口,溫瑜便直接打斷了他的話頭。

"國丈。朕的這個政策也並不是說就能夠完全確定下來。給朕一年的時間,如果輿論大開導致了皇家統治基礎的不穩,朕自會對輿論進行控製。"溫瑜說道。

聽到溫瑜如此說,呂國丈這才放下心來,說道:"老臣謹遵皇上聖諭。"

"吾皇聖明。"其他幾位大臣見呂國丈都躬身答應了,齊齊抱拳拍了溫瑜一個馬屁。

"林愛卿。"溫瑜轉向林雲寧。

"臣在。"

"朕上次讓你選派的一些讀書人派出去了嗎?"

"已經派出去了。後續的人選還在培訓當中。"林雲寧回答道。

"做得不錯。報紙在全國各個府縣都鋪開了嗎?"

"除了瓊南幾個府縣還在建設中,其他府縣都已經建好了,而且已經成功的出版了第一期報紙。"

"嗯。內容方麵的選排都有專人負責的吧?"

"是的。皇上。不過在時間上相差太大了。京城現在都已經第三期了,很多府縣第一期才剛剛出版。內容的及時性上,我們做的不是很好。"林雲寧說出了這個時代在信息交流上的困難。

"這個困難暫時沒辦法解決。但是,要不了多久我們總會解決在內容及時性上的困難的。"溫瑜說道。

工部現在在溫瑜獎勵政策的鼓勵下,幾乎彙集了全國各地超過五百名各種奇人異士,有精通武器製作的,有精通火藥的,有精通器械發明的,有精通工具改造的,總之能人多多。

相信在周武的獎金和爵位的刺激下,大靖朝的科技時代應該快要來臨了。既然科技時代來了,那些用來傳遞信息的東西還會遠嗎?

"有沒有試著用信鴿來傳遞信息?"溫瑜問道。

"皇上。信鴿沒辦法使用。一期報紙的內容太多,信鴿無法攜帶大量的紙張。"林雲寧答道。

"那暫時就這樣吧!對了,報紙的內容一定要仔細斟酌,不利於朝廷的信息不發,不利於穩定的內容不上,不利於皇家的言論不說。"

"是。"林雲寧鄭重的答道。溫瑜這三個不利於倒是說的挺精辟的,深的現代天朝河蟹精神的精髓。

溫瑜把目光放到了林明建的身上,出聲說道:"林大人。"稱呼上不同,可以看出來溫瑜在對待林雲寧和林明建兩個人態度存在著相當的差異。

"臣在。"林明建躬身答道。

"你在內閣主管吏部,也曾巡視過全國的吏治,朕想再次巡查一下全國吏治,你覺得如何?"溫瑜說道。

"臣遵旨。"林明建雖然心裏不希望溫瑜派人去巡查吏治,但是皇帝說的話是正正當當的國家大事,他根本沒有理由阻止。

自從鏟除秦丞相依賴,林明建經過這一段時間的努力,已經在全國編織了一條錯綜複雜關係網。林明建很清楚的知道,依附於他的這些官員很多都是貪贓枉法壞蛋分子,如果皇上不用他的人去巡查,而用錦衣衛暗中查訪的話,那麼估計他辛苦建立的這條關係網就會徹底破裂。

"林大人,你覺得何人可擔當巡查吏治的重任?"溫瑜笑著問道。

"回皇上,微臣覺得吏部郎中左慶生可以擔當。左慶生雖然隻是吏部一個郎中,但是為人正直,做事一絲不苟,是巡查吏治的最好人選。"林明建推薦了一個人選。

"左慶生?這個人朕不認識。這樣明天給他叫進宮來,我看看。"溫瑜說道。

"臣遵旨。"林明建心中不由得一動。皇上並沒有直接同意他的意見,而是要先看看人,用意何在呢?左慶生倒真的像是林明建所說的做人比較正直,做事也一絲不苟。但是他卻是實實在在的林明建的人。

林明建對左慶生有恩,所以即使左慶生有的時候看不起林明建手下的那些貪官汙吏,可左慶生依然毫無怨言的跟在林明建身邊。如果沒有林明建的暗示,左慶生真的下去了,估計真會掀起一場大靖朝的官場地震。但是如果有了林明建的暗示,估計左慶生這一趟下去就是走走過場,隨便選個把個無關痛癢的官員處理了了事。

第二天一早,溫瑜在禦書房接見了左慶生。再來見皇帝之前,他已經和林明健商談了一番,雖然他對林明健的暗示很不讚同,但是卻不得不違心去執行林明健的意思。來見皇帝,本以為皇帝會好好交代一番,沒有想到溫瑜竟然胡亂和他扯了一通,然後就讓他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