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班師回朝了(1 / 2)

一個月後,郭俊賢快馬傳來消息,他們和辸支大軍經過三次交戰,消滅辸支三萬人,自己也損失差不多兩萬人。這還是郭俊賢使用了各種各樣計謀的情況,要不然損失會更大。

不過,大靖朝人口千千萬,而辸支人口可就是死一個少一個了。這又是溫瑜在郭俊賢臨走之前所交代的任務,那就是兩個兌一個也是值得的。雖然這樣會讓大靖朝的軍隊損失慘重,可也同樣會讓辸支一族的力量削弱。溫瑜回去以後隻需要下一道命令,損失的數量很快就可以補齊了,可是辸支一族呢,沒有個二三十年,別想恢複元氣。

所以,溫瑜才下達了兌子的命令,雖然有點於心不忍,但也沒有辦法。大靖朝的軍隊經過這麼多年的承平,再加上疏於訓練,戰鬥力已經和開國時候無法相比,和這些長期在馬背上生存的遊牧民族更是無法相比。

從寧會守城也可以看出來,要不是劉少洪治軍嚴明,要不是後麵有溫瑜坐鎮,估計寧會城早就被攻陷了。在草原上之所以能夠打敗步德的軍隊,一是因為數量上的優勢,二是因為步德軍隊沒有了軍心了。所以,溫瑜才能順風順水的打敗步德。

可是,與辸支一族對上以後,對方以逸待勞,而且戰鬥力又比大靖朝的軍隊強大,自然也就占不了多少便宜了。天都寨這邊,建城的工程依舊在進行著。郭俊儒在西北坐鎮,收到皇帝的命令後,連夜召集附近的官員進行移民的布置。

溫瑜給出的政策很好,移民到天都寨裏或者天都寨附近的百姓,除了可以獲得每人三畝土地外,朝廷還免除他三年的徭役和賦稅。而且這些土地都屬於他們自己的,可以世世代代的傳下去。

聽到這個消息,西北那些地主家的雇農,無地的農民都瘋狂的報名想要去西北。朝廷的大軍消滅了步德的軍隊,辸支的軍隊也被堵在了天都山那邊,西北那裏最起碼在幾十年內是安全的。所以,大家都非常踴躍的報名。

短短十天的時間裏,朝廷便征集了超過十萬老百姓。十萬老百姓到達天都寨附近後,溫瑜也準備班師回朝了。但是西北這邊留下誰來鎮守,這是個很難抉擇的問題。郭台銘的為國捐軀,讓中樞裏少了個通軍事的內閣成員,溫瑜很想把郭俊賢弄進內閣去,但是他又太年輕了,恐怕不能服眾。

最後,溫瑜暫時把郭俊奇留下來駐守一段時間,穩定一下西北的局勢。憑借著郭俊奇的智慧,守住天都寨絕對沒有任何問題。不過,現在最關鍵的是把天都城給建好。天都城是溫瑜改了的名字,寨這個字眼不適合大靖朝。

天都城建了一半以後,郭俊賢那邊傳來了好消息,辸支帶著他剩下的五萬大軍遠遁西北了。西北威脅解除,郭俊賢準備率領大軍返回了。郭俊賢既然要回來了,溫瑜就等著他一起班師回朝。

郭俊賢率領剩下的七萬大軍回轉天都城時,天都城已經初具規模了。看著足以媲美寧會城的天都城,郭俊賢知道,如果在這裏駐紮上三萬大軍,投進再多的石頭也是沒有用的了。到那個時候,天都城才能真正的成為一座雄關,也可以成為大靖朝西北最安全的門戶。

終於要班師回朝了,溫瑜留下了五萬人馬,帶著十萬大軍返回了京城,同時從朝廷裏調來一名文官主持西北的政務。返程就快多了,經過半個月的長途跋涉,終於見到了京城的影子。十萬大軍發出了震天的歡呼,長大幾個月的征程讓他們都非常的疲憊。這次回京,除了可以好好的休息以外,還可以因為自己在戰爭中的功勞受到朝廷的封賞。

雖然有幾十萬人都永遠地閉上了眼睛,但是這次的西征卻給大靖朝迎來了一個穩定的發展環境。呂國丈帶著一幹文武大臣迎出了十裏,看到溫瑜近前,所有人都紛紛拜倒在地。雖然這次大靖朝損失了眾多將士,但是相比於打敗了遊牧民族對中原的威脅,還是值得的。

一番見禮之後,大軍繼續回京。到了京城之後,軍隊被各自回到各自的駐防地帶。回到皇宮門口,沈太後帶領一幹女眷在宮門口迎接。小皇後、芷彤、穎兒等女子更是開始哭鼻子了。

第二天一早,封賞的聖旨便下了,對於那些在這次作戰中立下功勞的戰士都給予了豐厚的獎賞。同時,在皇宮門口建立烈士紀念碑,把那些犧牲在西南平叛和西北戰爭中的所有戰士都刻上了紀念碑。同時每年的這一天,皇帝親率文武大臣前來祭拜這些為國犧牲的將士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