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同意對半分,但是食宿庵在建好的前5年,一切都還在試運營,各方麵還不是很成熟,遊客還不穩定,我們新能源公司想給你們運營,等一切步入正規,再移交你們,同時我們的運營人員也會交給你們。但是在這5年內,我們的需要多3成分配,我們要占到8層才行。”太康試著占在妙春的角度給她們分析,像是要幫她們忙似的。
妙春也不願落下一點,在利益上麵寸步不讓。“你找人給我運營,我非常感激,隻有專業的人才,才能把這種賓館式庵堂運營好。你要占8成我是沒有意見,但是5年我覺得有點長,3點我覺得應該會很穩定,很成熟了。”前幾年肯定賺不了什麼錢,妙春心中有數,但她是打著長遠的算盤,先多給點好處給太康他們,讓他們多費點勁,等穩定後再平均分配。本來她還想穩定後自己多分一點的,但想來太康肯定會嚴重不同意,畢竟沒有太康,她一切都搞不定,這錢還都是太康籌的,而且才200萬,還差400萬呢。
聽太康的意思,貌似剩下的他已經能解決了。也省了自己一大堆事了。原來這出去吆喝,騙錢籌款,說是做慈善,實則為庵堂建廟的事,她心裏很沒底,生怕被別人知道,壞了名聲。太康能想辦法解決錢的事,不要自己再出麵,那最好了。
吆喝了幾句,這庵就能建好,真是賺大發了,妙春開心的不行。食費庵旁邊有塊2畝左右的平地,就劃給他們新能源公司做辦公樓好了,到時他們來這裏辦公,還能帶動這邊的經濟發展,更多一些人來這庵堂來參拜,食宿的人會更多,那賺的更多。還能用燃氣來做飯,用舒適的中央空調,這一切都是星級標準,以妙春的性格,哪有不同意的道理。她心中早已千肯萬肯了,隻是為了利益最大化,還是裝作要思考一下的樣子。
太康本來說要5年,也是抱著談判的思考,實則他心中的數字也是3年,兩人當下拍了板。
太康把孫大法叫了過來,和他說了庵堂的事,這種小事,以前孫大法本來從來不會操心,他關心的本來都是大項目,像這種兩三千平米的小項目,簡直就是耽誤時間。
但現在他作為新能源公司的技術總裁,那就是他的事,他說叫自己的弟子做個方案,做一個適合該項目的的方案,經濟技術合理。太康又和他說了新的公司管理人員周玉梅的事情。孫大法沒啥意見,他做技術的,對這些都不關心,隻要能讓他好好的做項目就行,能讓他實現自己的技術夢,就是對他最大的尊重。
孫未每次過來,都不敢看太康,似乎對太康有點意思。以前她看不慣太康身邊圍繞著幾個女生,如今看到太康這麼勇敢善良,又這麼的優秀。既能救姐姐於大火之中,還能和她爺爺談技術,讓她心裏有點忐忑。既不敢見到太康,又有點期待見到他。她就是這麼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