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看法的轉變(1 / 2)

山上采摘桑葉的農戶並不少,而彼此間又是相熟的村人,自然而然地彼此就會有交談,所以剛開始,李堯和虎子間的吵鬧並沒有吸引很多人的注意。

而此時,虎子的笑聲是這樣的嘹亮,就如那午後陰沉天空突然響起的一陣響雷,就算睡著了的人也會被吵醒。因而,此時附近一點的人,都把注意力放到了虎子身上,從而也注意到了倒在一旁的李堯。

一人滑腳跌倒,隻要那人不是真受了什麼傷害,另一看見此情此景的人笑笑也不會是什麼多傷品德的事情。

這樣的事情,在村莊裏倒也是常見,平常村人遇見了這樣的事情,也隻是笑著搖搖頭,便又會回到自己的生活中。

隻是,此時虎子的笑聲真的太過於放浪了些,似是被人點了笑穴一般,止也止不住,且高昂,一波勝似一撥。

村人對於虎子平時的為人是清楚的,所以此時倒也不會以為虎子的大笑是在幹了什麼壞事後的快感在作祟,隻是疑惑地停下了手中的動作,把視線都投向了虎子這邊。

老翁離著兩人並不遠,聽到笑聲後,便走了過來,此時,看見李堯跌倒在地,雖不至於真能猜出事情的真相,隻是心中不免又有了一些不好的念想,皺著眉頭便問道:“虎子怎麼回事啊?小道士怎麼會倒……坐在地上?”

此時,準確來說,李堯應該是躺倒在了地上,隻因為那竹簍在其身後撐著,背部才沒有完全貼在泥土上。不過,他那件白色儒服卻是沾上了不少還有點濕潤的泥土,配合著他此時的姿勢,顯得甚是狼狽。

“哈哈……大概是這個小道士修仙修入迷了,全副精神都放在了修仙上麵,背著個不過幾斤中的竹簍,走上兩步,竟因承受不住竹簍的重量倒在了地上。哈哈……”

虎子有意看李堯的笑話,聲音刻意地提高了許多,讓得臨近的一些人都清清楚楚地聽見了。

村裏不是一個很大的地方,家家戶戶都或多或少有著牽連,彼此間發生的事情是藏也藏不住的。今天誰家的豬生了個豬崽子,明天全村的人就都會知道的。所以,今天哪怕是有一個人知道李堯在這裏出了醜,那麼明天全村人便都會知道。

當然這樣的一次小小的出醜,不可能就將某些人對李堯的好印象全數忘掉,不過一些影響倒也一定會有的。潤物細無聲,這個道理從一個側麵卻是可以說明,很多事或物,往往都是在日積月累後才潛移默化地變化的。

當然,這些道理和這些後果都不是虎子能想到的,他此時想法的全部隻是,希望看到李堯出醜。效果也在他的這一聲叫喊後得到了實現。

臨近的一些村人在聽到了虎子的叫喊後,不由地都“哈哈”地笑了起來,當然這些笑聲都不會帶有太多的嘲笑的意思。

不過,聽在有心人耳裏卻又是另一回事了。

虎子是樂見其成,覺得大大地羞辱了李堯一番的。

而站在一旁的老翁則是皺起了眉頭,看著李堯的眼睛含著太多複雜的東西,心中不由這樣想到:富家子弟就是富家子弟啊,從小習慣了安逸,一點活兒都幹不了,又要逞強,隻是一竹簍的桑葉就能把他壓到了。看其之前那一臉的誠摯,虧的老翁我還以為此子多少也有那麼一些可取之處,到頭來也隻是紈絝子弟一名。

這樣想著,老翁不由連連搖起了頭來,剛剛還想著教訓自己的孫子兩句,現在卻覺得完全沒有必要了,看向李堯的眼神也變得輕藐了起來,不再想著要上前扶起李堯了。

……

“道士哥哥,你沒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