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有意思。和尚我算是長見識了,小小的一間客棧,竟也有此等人物。哈哈……和尚這頓酒也算喝足了。來,和尚自嚴我敬你一杯。”
自嚴突然大笑了起來,說完這番話,徑自舉起了酒杯,對著李堯示了示意,就把一杯酒喝了下去。
看著自嚴的表現,聽著自嚴說的話,不僅沈明和林雪都驚訝到把眼睛瞪大了起來,就算一旁像是穩坐泰山觀虎鬥的陸機,也不免因為驚訝而停止了手中的動作,眼睛一眨不眨地看著自嚴。
因為一個和尚的這樣幾句話,江湖中最為頂級的三個門派內最為強大的年輕一輩,竟都呆掉了,這確實是一件太令人費解的事情。但,如果你也知道自嚴的身世傳說,那麼隻怕你會表現得更加驚訝。
俗話說的好,人不可貌相。不知道和尚“自嚴”法號的,看見自嚴這個人,當然無法想象自嚴會是一個佛法精深的和尚。
和尚自嚴是怎麼樣的人物,在場的人除了李堯,大概誰都知道,甚至連阿飛也知道。
作為和尚,法號能和“自”字靠上邊,定然都是佛法精深之輩。所謂“自”。即自發。所謂自發,即不用他人教導。說的誇張一點,完全就可以用“生而知之”來形容了。
佛家信封因果。世間萬物萬事,皆有其因果。
既然這人能生而知之,那麼就一定有原因。
佛家同樣信奉,前世今生。
既然這人能生而知之,那麼這人前世定是一飽學之人。
而佛法精深能被授予“自”的發號的和尚,無不被認為前世正是那佛陀,今世需踏足塵世磨練的奇人。
自嚴能夠叫做自嚴,當然不是因為他常破清規。能夠被叫做自嚴,法號中能有個“自”,當然是因為他佛法精深,而且是自學而達的那種。
對於自嚴,修行界有著這樣一個傳說。沒人知道他是誰,沒人知道他三歲之前做過什麼,接觸過什麼人,在他三歲的時候,他突然出現在天下第一大佛寺天竺寺門前。那時他也穿著一身破爛的衣服,但那時的他卻比現在更像是一個和尚。他頭頂著光頭,他不吃葷不喝酒,他雙手總是合十,嘴裏總是誦著佛經。這樣一個人,無論誰看見他都會禪意大發。
門前的和尚一見到他,立即驚為天人,以為自嚴是哪個佛陀的化身,均雙手合十虔誠對之。
被譽為“泰山崩於前而不驚”的方丈接到消息趕到寺門前,見了他,竟忍不住驚呼了起來,說“這孩子佛法精深,定能將佛法發揚光大”,即刻就想要把自嚴收為關門弟子。
於是,自嚴便在天竺寺住了下來。
接下來的日子,一些潛修的佛門弟子,紛紛與其辯道,甚至被譽為“萬法皆通”的方丈也參加了這場禪論。
那是一段佳話,那是一段傳奇。
那場辯論足足進行了三天三夜,結果如何誰也不知道。世人能知道的是,自那天起,方丈足足一個月沒有出過他那間禪房,那些潛修的佛門弟子更是再沒出現過在人前。也在這個時候起,自嚴就像是從人間蒸發了一般,再沒人見過他,再沒人能聽見他說的一個字。沒人知道是怎麼回事,這成了當時江湖中最為神秘的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