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禿驢算計(2 / 2)

木屋的門開著,一個五十歲左右的僧人,正坐在蒲團上,雙眼緊閉,神情肅穆,佛手拈花。他麵向門打坐,嘴唇還不停地抖動,仿佛在默念佛經,一副得道高僧的模樣。他旁邊還放著一副紫中帶紅的木質法器,正是小葉紫檀做的木魚和木槌。

宋錚心想,這必是那個神棍國師了然了,果然人不可貌相,光憑這副皮囊,人們就不何能想到他居然是大遼皇族後裔,是來禍害大金,力圖光複大遼國的。

宋錚和阿大自然留在門外。梁乙越和李邕熙進屋後,都不敢吱聲,而是靜靜地在左側的兩個蒲團上坐了下來。一炷香過後,了然緩緩睜開眼,嘴角露出一絲微笑。

“一切眾生,皆當隨時隨處出至誠心,廣植善因。勿以貧賤為尤,勿輕視小的施舍,以為無福。”了然轉向李邕熙緩緩說道,“女施主,你可知這一語的出處?”

李邕熙連忙打了一個稽首,“國師所說,可是‘采花獻佛’?”

了然點了點頭,“昔年佛祖於菩提樹下靜坐,佛光如日月,輝映四方。一貧窮少女善良賢淑,敬信三寶。遙見佛祖之光,卻無力供養。即至荒野,采集香花鮮果,供獻佛陀。佛祖於是發大慈悲心,為她說法。女施主,你雖然出身富貴,這敬佛禮佛之心,卻是一樣的。”

“大師謬讚了。”李邕熙臉上飛紅,被誇得有些不好意思。

了然卻不理她,轉向梁乙越道,“梁施主,咱們終於見麵了。”

“能得見國師尊顏,梁某榮幸之至!”梁乙越畢竟做慣了高官,語言謙卑,聲音卻非常沉穩,“今日我等普羅小民,焚香沐浴,前來聆聽國師高論。”

宋錚在門外暗罵,這梁乙越中午就是生吃了半斤鮮肉,隻是抹了一下嘴,換了一身衣服,哪來的焚香沐浴?佛祖麵前也敢說假話,活該你被懷仁和尚惦記。

老神棍道,“眾生無分貴賤、貧富、高下,皆具如來智慧德相。梁施主和女施主也是如此。兩位雖不是佛門中人,但修佛重在修心,隻要一心向佛,定能榮享佛光。”

梁乙越和李邕熙頻頻點頭,一副認真聆聽的模樣。

“佛渡有緣人。世間萬物,皆有緣法。兩位能從西夏來此,與老衲在這紫檀精舍中相見,便是緣法。否則,中都與興慶府相隔萬裏,你我又素不相識,又如何能共處一室內?”

“有緣千裏來相會,無緣對麵不相識。國師所說的緣法,我還是相信的。”李邕熙盈盈回道。

了然臉上一副讚許的模樣,“女施主所說不錯,緣法即因果。善惡之報,如影隨形,三世因果,循環不失。世間一切恩怨、喜樂、煩惱、憂愁,均為因緣際會。隨緣而行,萬惡難侵,逆緣而行,憂懼臨身。”

“敢問國師,我們大夏國與大金國交好,兩國和睦相處,是否就是隨緣而行呢?”梁乙越問出了一個實際問題。

老神棍接著忽悠,“緣來如水,水過沙平。以殺止殺,怨怒難平,金夏交好,如水流之無痕,正是應了緣法。若能互為一家,可謂緣之大善矣!”

宋錚在門外漸漸聽出一點味道來,這老神棍哪是講什麼佛法,分明是要在灌迷魂湯。難道他知道少女就是大夏公主了?極有可能,或者說這梁乙越早就和了然勾搭在一起了。

今天一上來,了然就將李邕熙比作采花獻佛的少女,讓頗篤信佛的李邕熙喜不自勝,皆著又為緣法說項,最後由梁乙越配合著,將“金夏互為一家”說成緣之大善。金夏一家,說的不就是李邕熙嫁給完顏玉都嗎?

宋錚心中暗恨,這老禿驢是鐵了心要和完顏玉都攪和在一塊了。

這也不對啊,宋錚又轉念一想,老禿驢本人從中得不到什麼好處啊!李邕熙嫁給完顏玉都,隻會增強完顏玉都的實力,到時候即便大金南下,耗盡了國力,老禿驢舉事,也會受到西夏的掣肘。

莫非……宋錚怵然而驚,難道老和尚和西夏人早有勾結?如果大金和大齊打個筋疲力盡,西夏人會和老禿驢聯手,吃掉大金?

宋錚聯想到,懷仁是老禿驢從西夏救出來的,老禿驢又嚴令懷仁眼下不能對付梁乙越,便覺得這樣的推斷極為可靠。老禿驢雖然勢力不小,但與一個大金國相比,還是太弱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老禿驢必需要尋找外力。

借大齊消耗大金,借西夏之力進行複遼大業,老禿驢好算計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