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小郎抵京(2 / 2)

管家驚道,“主人,當時那人把宅子給你,是半買半送的,咱隻不過付了一百兩銀子而已。”

“吾意已決!”韋不周淡然道。

管家忙躬下身子,不敢再說話。

韋不周又道,“管家,你先把這裏收拾一下,我領著小兄弟逛逛這園子。這裏雖然不大,卻也有幾個妙處。”說罷,韋不周與宋錚踱出屋門,順著小路,走向一旁的翠竹林。院子裏,一側種著數叢細細的翠竹,另一側則是一個蓮池,整所園子非常秀美。在竹林中間,還建了一個小亭子,一個石桌,兩個石凳。石桌上,已經刻好了縱橫十九道,用以手談。

“此處竹子雖然不多,不過清風徐來,還能聽到竹葉沙沙作響,閉目細聽,倒頗有幾分身處竹海的感覺。”韋不周在石凳上坐下,閉著眼睛,好像在回味著什麼。

“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老先生倒是深得其中三味。”宋錚笑了笑,坐在另一個石凳上。

“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韋不周接了兩句,笑道,“小兄弟也是一個雅人。”

宋錚擺了擺手,“我倒聽過另一首詠竹的詩,今日就吟給老先生,望老先生評價一番。”

“哦,小兄弟快快說來。”韋不周忙道。一路上,宋錚的談吐也令韋不周這位大儒讚歎,聞聽有新詩,韋不周也忍不住追問了。

宋錚站起身子,望著竹叢,深吸一口氣,朗聲道,“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萬擊還堅韌,任爾東南西北風。”

“好一個‘任爾東南西北風’!”韋不周擊掌而歎,“老夫園內栽竹,看來是俗氣了!”

宋錚哈哈一笑,“不同心境,有不同的詩句。不過是‘詩言誌,歌詠言’爾。”

韋不周又是一怔,苦笑道,“小兄弟之言,往往出人意表,老夫自認天下英雄人物見過許多,卻沒有一位像小兄弟這樣超然的。真是搞不清,什麼樣的人,才能培養出小兄弟這樣的人才。恐怕隻能以‘天縱奇才’四字來形容了。”

宋錚笑道,“老先生縱然不打聽,我也要告訴老先生我的姓名。”

不理韋不周的尷尬,宋錚接著道,“說起來,在認識老先生前,我就結識了令公子,曆城通判韋通韋公子,並與先生外侄侯仲連為好友,還認山東路安撫使侯大人為座師。”

“什麼?”即便以韋不周的沉穩,也忍不住站起身子,“你便是宋錚宋小郎?”

這下輪到宋錚驚奇了,“老先生早就聽說過我?”

韋不周臉色變幻數下,才苦笑著點頭道,“半月前,犬子來信,把這段時間他的情況說與我。信中用重墨寫了一個名叫宋錚宋小郎的人,想不到便是小兄弟。犬子語氣雖多不屑,我卻知道,他對你還是頗為佩服的。‘文武雙舉人,瀟灑一小郎’,小兄弟,你騙得我好苦啊。”

宋錚連忙躬身行禮道,“小子怎敢故意欺瞞先生。隻是家父之理學,與先生所秉之儒學,頗為不同,在下怕彼此尷尬,故意不願多說。今見老先生待我甚厚。且老先生雖與家父學問相異,但所言從未攻及家父人品本身,隻是就事論事,此足見老先生之忠厚。所謂‘投之以木桃,報之以瓊瑤’,在下這才相告,萬望老先生莫要見怪。”

宋錚捧了韋不周一下,韋不周心緒大好,他豁達地一笑,“令尊治學極嚴,與我理念雖然不同,卻也算自成一家。何況小郎是小郎,令尊是令尊,這一路來,小兄弟的談吐,可是令老夫大開眼界的。”

“小子從老先生處所得更多,這次買了老先生的宅子,又沾了大便宜,說起來,是在下不好意思了。”宋錚態度很好。

“哈!哈!臭小子!”老先生笑罵了一聲,“聽說宋小郎乃一風流不羈之人,眼下如何講起這些俗禮來!”

“那是小子俗氣了,有些愧對這一叢青竹啊!”

宋錚與韋不周相互對望了一眼,哈哈大笑起來,均有一股暢快之意。

在江寧城東側,距離秦淮河不遠的一處院子的裏屋裏,厲紅娘臉色蒼白地昏睡在床上。她穿著褻衣,鎖骨處,包紮著一層白布,隱隱有血跡透出。

外屋裏,英吉與逄震坐在椅子上,麵目冷峻。厲紅娘的丫環小圓站在屋子當中,渾身有些顫抖。她的右臂無力地垂著,整個前臂也包著厚厚的白布。

“怎麼回事?紅娘為何傷得這麼厲害,再偏兩分,她可就沒命回來了!”英吉聲音裏透著一股怒氣。

小圓哭著道,“英將軍,你可要為厲姐姐報仇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