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皇帝當然知道這個典故,不禁尋思起來,盞茶時間過後才憋出一句,“世易時異,如之奈何?”意思是,現在的情況不同,怎麼能效仿呢?
“聖上,套用諸葛孔明《出師表》中的一句話,‘此危急存亡之秋也’。雖然眼下情況沒那麼嚴重,但也暗流滾滾,聖上何不行險一搏?如此可保證,聖上秉政前可高枕無憂。”
“行險一搏?哼,說得輕巧。”
宋錚暗道,這也無怪乎小皇帝擔心,而是此計的確冒險,連自己也覺得有些莽撞了。自己雖然自詡能看透逄檜沒有稱帝的野心,但逄檜是老狐狸,誰知道他心裏會怎麼想?萬一他突然起歹心,自己和小皇帝定會陷入絕境,但如果帶大隊人馬前往,不但起不到作用,還會更增逄檜的疑慮之心。
不過,這也是眼睛撫平局勢的最好辦法。小皇帝一去王府,而且不帶護衛入府,那外麵的各種猜忌便立刻消失了,而且以後某些人也難以再挑撥小皇帝與逄檜的關係,製造事端。這幾乎是一勞永逸的辦法。
宋錚本想再拿出前朝大宋澶淵之盟的例子,後來想想還是算了。當年寇準是逼著宋真宗渡過黃河,與大遼對壘的。自己說出這個例子來,反而有逼迫之意。看來,必須得換一種方式。
“聖上,可知道有一個詞叫作措手不及?”
“措手不及?什麼叫措手不及?”小皇帝問道。
宋錚輕拍了一下腦袋,記憶中,“措手不及”這個詞好像是到了元代才有的。不過,他腦子轉彎快,立即道,“譬如我們奇襲敵營,敵人根本來不及準備,根本無法應付。我們在對方反應過來前,抽身而出,豈不是一場大勝?”
逄瑛沉吟了一會兒,並圍著宋錚轉了一圈,“你的意思是說,咱們突然前去,不事前通知,達到目的後,立即回來?”
宋錚點了點頭,“正是如此。”
小皇帝猶豫了半晌,忽然道,“朕早就聽聞令尊大名,隻恨一直無緣相見。時逢你得中會元,朕想現在立即聘其為宮廷教習,你看如何?”
宋錚一愣,心裏不禁破口大罵起來,這分明想讓宋玨進宮,拿為人質,以防自己與逄檜勾結,故意陷小皇帝於絕境。
不過,宋錚轉念一想,這事根本無法拒絕。一拒絕,便顯得自己有鬼。小皇帝不但不會前往,還會對自己心生猜忌。
小皇帝顯然已經心動了,把他的身家性命,乃至整個大齊的命運與自己綁在一塊兒。能得到小皇帝如此重視,宋錚也的確可以自傲了。而且,此事成功後,收益無疑更為巨大,屆時,自己必將能得到小皇帝的全麵信任,宋玨也會更上一層樓。
這些念頭在宋錚腦子裏一轉後,便考慮清楚了利害,他當即跪倒,“宋某替家父謝謝聖上。”
小皇帝也是心裏一鬆,連忙扶起宋錚,“你們父子兩教習,均是朕的老師,一文一武,傳出去,定是一番佳話。”
“蒙聖上如此看待,吾與家父定肝腦塗地,誓死以報聖上之恩。”這種場麵話自然要說的。
小皇帝輕輕頷首,立即吩咐錢滿櫃,傳江寧文院副總教習宋玨入宮。
接下來的時間,宋錚便侍立西齋,伺候小皇帝批閱奏章。事有湊巧,剛剛批閱了十餘本,小皇帝便笑道,“宋師傅,這個奏章是說咱們商貿行的,你來看看。”
宋錚接過來一看,是大齊戶部郎中甘霖的奏折,上寫“戶部郎中甘霖為彙通商貿行奏請推行章”,內容便是按宋錚囑咐的那樣。將商貿行的作用大加稱讚一番。當然,用語卻比宋錚所述正規得多,還從溝通經濟、方便軍需等各個方麵將商貿行的作用進行分析,極為透徹,也很有說服力。最後,說明了奏請內容:請大齊各路,在府衙所在地協助建造商貿行分號,還建議了對商貿行收稅的標準。
寫得雖然極好,不過下麵卻有黃嬌的四個紅字朱批,“不知所雲!”
這四個字批得也很講究。黃嬌知道這是小皇帝入股的買賣,不好直接怒斥,卻又要表現出不同意的態度,所以寫了一個“不知所雲”!
宋錚笑道,“聖上對此事怎麼看?”
逄瑛也是妙人,答道,“太後不知所雲,我更看不明白了。不過,上麵說的好像有些道理,不如付有司討論如何?”
“聖上英明。”
逄瑛嗬嗬一笑,接過奏章,刷刷在上麵批了七個字,“似有理,眾卿試論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