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錚笑道,“聖上莫急,這是有條件的,那就是利用這些現成的財富,來一次杯酒釋兵權。用此來解決軍隊中的冗兵、冗將,整頓軍中勢力。這樣一來,不但使冗兵問題能解決一半,還能減少大齊的財賦壓力。宰相想必也是樂見的。”
小皇帝眼睛一亮,“果然是妙計。起先皇叔還曾搞過一個屯田的辦法,隻是因朝廷上激烈反對,而作罷。現在用紀家的錢財,誰也沒話說。”
宋錚又指著鹽場道,“鹽場交由官營,是沒錯,宰相肯定是樂意的。不過,我們有條件,那就是鹽場可以設置官員管理,但必須經由商貿行買賣。也就是說,朝廷管理著生產,商貿行管理銷售,而各地鹽商進行分銷。”
小皇帝仔細在大齊、鹽場和商貿行三個圈之間看了看,不由地道,“這樣的話,商貿行算是掐住了鹽稅的脖子,恐怕宰相會不同意吧?”
“這有何難?”宋錚笑道,“聖上莫非忘了鹽引?”
“鹽引?你是說由朝廷控製鹽引,然後經由商貿行發售?”
“不是,”宋錚搖了搖頭,“鹽引曆來都是由朝廷發放。咱們商貿行不算是朝廷的機構,純粹是一個經營者。所以,商貿行不能承擔發售任務。我的做法是,由朝廷根據鹽場的產量,組織印刷鹽引,具體發放,則交由各地。大齊各路衙門根據人口多少,從朝廷領取鹽引數額。然後將其賣給鹽商,鹽商憑借鹽引,到各地商貿行換取食鹽。而商貿行將收上來的鹽引,加蓋印章後交給鹽場官吏。”
小皇帝尋思了一會兒,“也就是說,百姓買鹽的錢,先是到了鹽商那裏,再到各路,最後到朝廷。然後其中一部分,再到商貿行。”
“聖上說的大部分都對。不過,商貿行裏的交易費用,不能直接從朝廷領取。說實話,我信不過宰相大人。商貿行是私,朝廷這邊是公,容易產生拖欠的現象,不好打交道。我的意思是,鹽商持鹽引在商貿行交易的時候,另外按比例支付少許的交易費用。這樣,才能保證商貿行賺到錢。”
“這裏還有一個問題。”小皇帝皺眉道,“要是鹽商拿著鹽引到鹽場直接領鹽,會如何?”
“這是小事,鹽場管理的官吏,所做的就是防止私鹽外流。屆時,商貿行會在鹽場派出常駐人選,比如震風鏢局,一是幫助運鹽,同時也是監督鹽場私自賣鹽。另外,最怕私鹽外流的應該是相爺,相信暗鷹也會安排人盯著鹽場。鹽場從商貿行得到加了印章的鹽引後,再交還朝廷。以便於最後統計數目。”
“嗯,是我多慮了。”小皇帝笑著點頭道。
宋錚嘴角一翹,“聖上,你知道鹽引的作用是什麼嗎?”
“不就是朝廷專賣嗎?”
宋錚搖了搖頭,“聖上看過前朝的曆史,應該知道,鹽引不但是食鹽買賣的憑證,更重要的是一種銀票。”
“銀票?哦,我看過相關的史籍,好像大宋的鹽引,可以用來買東西。”
“嗯。”宋錚笑道,“現在咱大齊的錢票發行,主要是大通錢莊,幾占整個大齊流通錢票的一半以上。其次是開寶錢莊,主要在河南路,及長江以北,大約占據了五分之一的數額。然後是其他各個小錢莊。我們發放鹽引,定會對其錢票造成衝擊。特別是大通錢莊的銀票,受衝擊最大。這樣的話,我們又能消弱另一個江南大家——包家的勢力。”
小皇帝拊掌而笑,“妙,妙哉!讓宋師這麼一說,我算通透了。敢情這是一石數鳥之計啊!”
宋錚苦笑道,“不管一石多少鳥,能為大齊謀福,做臣子的也就心滿意足了。隻是……”
“隻是什麼?宋師既然有這麼好的辦法,為何好像還不太滿意呢?”
“臣是擔心鹽引的發放數量,如果發放得太多,會造成鹽引貶值,反而會助長了各個錢莊。所以,臣建議,鹽引的數量,聖上要與相爺協商好。發放得太多,於國於民都不利。臣建議,鹽引發放量,以不超過產鹽量的百分之二十為好。並且鹽引的價格,要由朝廷定價。根據現有的鹽價,維持一個固定的價格,這樣百姓才不會遭罪。”
“有道理。宋師放心,我會親自過問這件事。”小皇帝顯得極為開心,不過,他旋即有些不滿地道,“宋師想出這麼好的辦法,商貿行這邊好像得的不多啊。”
好一個貪財的小皇帝!宋錚心裏暗笑,不過,還是鄭重地解釋了一番。
“聖上,咱們商貿行的目的,可不是僅盯著食鹽這一方麵,而是借機擴大分號,壯大實力。食鹽經過商貿行分銷,所得的交易稅費,說實話,我還看不到眼裏。隻要咱們借機把分號建起來,各種貨物進出,將比單單一個食鹽大得多。”
小皇帝大笑道,“還是宋師想得周到,眼光長遠,好,這事就這麼定了。明天一早我就和宰相、皇叔商量此事。”
“聖上,這可急不得!”宋錚連忙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