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4章 逄通上位(上)(2 / 2)

既然已經決定,木玉和袁蓉不再猶豫,當即整理材料,將有關國公府一些不為人知的東西均羅列出來,用火漆封在信封裏,連夜送到了相府。

深夜戌時,黃元度一個人坐在書房裏,滿眼血絲,臉色紅白交雜,顯然正在忍受著極大的怒氣。

在他的手上,是木玉剛剛由送來的秘件。不過,這份材料已經被黃元度捏得不呈樣子。黃元度的手不停顫抖著,手指都摳進了紙裏。

材料上的內容讓黃元度又驚又怒。他沒想到,逄檜竟然布下了這麼大的一張網。

黃元度從來不認為逄通是什麼好鳥。當年黃元度提倡新理學,對傳統儒學進行打壓,為此專門將江寧文院的負責者、大儒韋不周拿下。也就是從那時起,逄通與韋不周的關係逐漸秘切起來,並通過韋不周收留供養一些被新理學排斥的儒者。

至於逄通收留一些罷官抄家的官員後人,黃元度也有所耳聞。當初黃元度與逄檜都不以為意,或者說放任逄通這麼做。之所以如此,是因為黃元度和逄檜都十分精通政治權謀:若是整個大齊朝隻餘下黃嵩和逄檜兩方勢力,那勢必你死我活,不能共存,例代黨爭,莫不如是。如果有一個第三方勢力作緩衝,效果會大不一樣。

當然,國公府的壯大也與太後黃嬌的支持有關。出於對王府的戒心,黃嬌亦明裏暗裏支持逄通,希望借助其威望與逄檜相抗衡。

還有一個原因說來十分可笑,國公逄通的年齡已經過七旬了,對於這麼一個半隻腳踏進棺材的老家夥,無論是黃元度還是逄檜,都有意無意地放鬆了警惕。

大齊朝這十年,以逄檜和黃元度的鬥爭與合作為主旋律,國公逄通隻能算個協奏者。令黃元度沒想到的是,這個原本屬於敲邊鼓角色的國公爺,竟然暗自發展出這麼大的勢力。這讓黃元度終於明白了什麼叫“老驥伏櫪,誌在行裏”,哦,或許叫“老而不死是為賊”,更能代表黃元度此時的心境。

國公府的勢力的擴展,表麵上看並沒有什麼稀奇之處。首先,逄通子女眾多,有五子三女,這些子女多與軍中宿將聯姻。比如,長孫逄霆,便娶了山東關右路兵馬使叢逵的女兒,算是一個重量級的聯合。

其次,門生故吏眾多。逄通年紀大,幹過的職位也多,曾經當過兵部尚書、城衛軍統製、江寧府尹、刑部尚書等職位,算是有名的老臣。逄通本身就是齊太祖的侄子,與太宗輩分相同,即使逄檜見了,也要稱一聲叔公。正因如此,國公府威望是很高的。

再次,便是逄通自我培養的勢力,包括一些被逄檜和黃元度搞掉的人物,許多後人便被偷偷收錄到國公府帳下。

最讓黃元度吃驚的是,材料上說,逄通掌握著一批死忠於他的軍中將領,建立了秘密聚居地。邊關軍、各地守備營、城衛軍,甚至是禁軍中,都有屬於國公府的人。這些人都由一個國公府一個紫袍人負責,而這個紫袍人極有可能是的長子逄桐。

眾人均傳說,逄桐早年亡於軍中。現在卻突然冒出來,怎不讓黃元度浮想連篇:逄通竟然謊稱其子死亡,暗中卻令其培養國公府的勢力,此番心計,誰能不心驚?

如此心計,如此準備,逄通終於到了“出山”。黃元度也明白了,為何有關軍中空晌的事,最近鬧得朝野皆知,以至原本最有機會爭奪太尉之職的董蘭成,變得岌岌可危起來。

而就在前天,有關彈劾喬震川的奏章,也送到了宮內。奏章中將喬震川縱容家人經商,偷賣給大金禁品,搶占榷場份額等,披露出來,十分詳實,一看就是喬震川身邊的人所為。

董蘭成和喬震川這兩個太尉競爭者都出個問題,漁利者很快就會浮出水麵。

當然,黃元度的憤怒不是對逄通,而是對自己的兒子黃嵩,他沒想到自己的兒子竟然與國公府勾搭得這麼深,甚至答應了對方要幹掉自己曾經倚為左膀右臂的盧俊青。

前番黃嵩進宮,向黃嬌密告了宋錚曾出使大金之事,便是受人指使。這讓黃元度已經看出一點苗頭了,現在黃嵩竟然大膽到這種地步,為了對付自己的長兄黃嶽,竟然不惜勾結外人。相府何其不幸哉!

“孽畜,竟然不懂我的心啊。”黃元度長歎一聲,又怒又悲,臉上竟是老淚縱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