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3章 罪無可解(2 / 2)

嚇得郎伯岩一哆嗦,趕緊向前緊走了幾步,隨著出城的人群,擠了出去。在他身後,守門的衛軍開始驅趕人群。頓時,百姓們的喧囂聲四起,夾雜著牛馬的叫聲,孩子的哭聲,百姓的責罵聲,亂成了一片。

郎伯岩不敢怠慢,急急地向前跑了幾十丈,趕在吊橋拉起前,終於過了護城河。

出城來的百姓,都驚詫地回看著城門,低聲議論著什麼,像今天這種情況,很多百姓都沒有見過。

郎伯岩一屁股坐在地上,亦長長地舒了一口氣。遠處,城門已經關閉,城頭上,一隊隊軍士開始現身,分明已經做好了守城的準備。

“完了!全完了!”郎伯岩在心裏哀歎著,多年的心血,毀於一旦!到底是怎麼回事?為何在起事前就被發覺了?是高高在上的那位察覺了動靜?還是身邊有人出賣?

郎伯岩不知道。他仰身躺在雜草地上,抬頭看著天。

百姓們紛紛散開了,沒有人注意一個衣衫襤褸的乞丐。

天漸漸黑了下來,郎伯岩晃了晃昏沉的腦袋,站了起來。寒風呼嘯著,吹動著殘破的衣衫,直往他衣服裏灌,他卻感覺不到寒冷。腦子裏一遍一遍思慮著失敗的緣由。

在決定刺殺郎伯川之前,一切都覺得完美,計劃也天衣無縫。就算謀逆不成功,退路也都籌化好了。郎伯岩甚至做好了自成一國的準備。巴蜀之地,原本不就是一個巴國,一個蜀國嗎?

計劃的再完美,也總有紕漏之處。誰能想到刺殺的結果竟然失敗了。由龍占峰、欒樛兩大高手領銜的刺殺隊伍,幾乎四倍於郎伯川的護從,還是在青城山那樣的絕地,而且郎伯川身邊還有自己的內應,無論從什麼角度看,都應該能將郎伯川的命留在青城山上。

如果說沒考慮宋錚,那實在是冤枉了郎伯岩。宋錚是高手不假,郎伯岩也見識過,身手的確超卓。然而,再厲害的猛虎,也敵不過群狼。

在郎伯岩的計劃裏,就算不能把宋錚擒殺,也能逼得他孤身躥逃。殺了也好,跑了也罷,蔣魁都能把罪名壓在他頭上。大齊刺客殺了太子,意圖動搖蜀國之本,報複大齊當年攻蜀慘敗之仇,這些都能說得過去。

就算蜀國皇帝有所懷疑,恐怕也懷疑不到他郎伯岩頭上。畢竟,大齊刺客先前在武侯祠已經有過刺殺太子之舉,這一次得手也能說得過去。再說,蔣魁早就按照計劃,已經向郎正淳報過假消息,說大齊有刺客潛入蜀國。有了這兩條理由,郎正淳會理所當然地把太子之死歸結到大齊人頭上。

千算萬算,惟有沒算到,宋錚竟然背著郎伯川跑了。

當消息傳到郎伯岩這裏時,郎伯岩驚得一屁股坐在椅子上。當聽到蔣魁親自帶人追殺宋錚的時候,郎伯岩還抱著一絲希望。隻要殺了宋錚和郎伯川,一切會回到軌道上。

實際上,當太子遇刺的消息傳到宮城後,郎伯岩還有機會。為了尋找下落不明的太子,郎正淳將一半禁軍和衛軍都派了出去。這個時候,禁軍裏有蔣魁的兩名心腹千戶,而衛軍原本就已經抽調走了一半,支援關中戰事,如此以來,成都府外圍的衛軍,隻有原來的四分之一了。而且成都府周圍各大城的軍力,亦被抽調一空。隻要郎伯岩下定心,立即起事,在外有五千奉節軍,內有兩千禁軍的呼應下,成事的事可能性極大。

可惜,郎伯岩對蔣魁太相信了。在郎伯岩看來,蔣魁本身就是一個傳奇。能以蜀國殿衛司人員的身份混進大齊,還坐上大齊皇城司副都統的高位,成為逄檜的心腹。還暗施妙手,幫蜀軍打退了齊國的進攻,還順勢而動,除掉了蜀軍的大敵——大齊的元帥韓忠。最後,在被發現的情況下,還能安然無損地從大齊返回到蜀國。

這種近乎傳說中的本事,比起宋錚所謂的“文武雙狀元”要實在得多。

可惜,郎伯岩還是看輕了宋錚,忘了蔣魁的警告。當龍占峰終於帶著蔣魁的命令返回成都後,郎伯岩還是猶豫再三。直到郎正淳已經發出命令,讓奉節軍去搜索太子,郎伯岩才在婁敬的勸說下,決定起事。

郎伯岩耽擱的功夫不長,不足兩天的功夫。形勢卻已經發生了變化,而突如其來的搜捕,讓一切都化為烏有,以後他將會被追捕,慘殺。而那個自己最想刺殺的太子,依然在宋錚的佑護下逍遙在外,不久後就會登上大寶,統治腳下的這塊土地。

郎伯岩將一切都思索了數遍,最終將失敗的源頭推到了宋錚頭上。

“宋師,你真的以為能大獲全勝了嗎?”郎伯岩慘然笑了一聲,“別人不知道你的弱點,我卻是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