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0章 錢莊陷阱(2 / 2)

這路子不錯,然而,就在五天前,一記悶棍打下來。瑞豐錢莊竟然與當年戶部大案扯上了關係。

原來,借著大齊上下追查空餉的“東風”,當年戶部三十萬兩蜀關餉銀的大案被重提,新任刑部尚書董蘭成全權負責追索這些餉銀。

董蘭成當年作為王爺逄檜的心腹,對這三十萬兩餉銀的去處心知肚明,其矛頭就是衝著宰相黃元度去的。雖然那三十萬兩白銀的下落,隨著唐婉之父唐慶被處死而石沉大海,但董蘭成是何等人!當年皇城司也對這批餉銀進行過追查,獲得了不少線索。隻是由於逄檜與黃元度兩人不知達成了什麼協議,而導致皇城司沒有再查下去。

現在逄檜死了,業已改換門庭的董蘭成,依靠當年的線索繼續追查,最終確認這批餉銀從戶部移交到了江寧府庫,也就是宋錚的姑父方金貴擔任司庫的地方。

接下來就好辦了,刑部查找了江寧府庫曆年的來往記錄,最後發現,其中的二十八萬兩確實曾入庫,不過很快被移轉到了瑞豐錢莊江寧分號!而且這二十八萬兩從入庫到出庫,並非是以蜀關餉銀的名義,而是福建路和廣南東路的賑災銀兩。

記錄表明,瑞豐錢莊二掌櫃申華青憑借戶部的行文和錢莊憑證,提走了這二十八萬兩銀子!

事情便出在這裏。當年唐慶在遭受審查時,曾申明這批餉銀交給了大通錢莊在江寧的分號,並委托大通錢莊轉運蜀關。然而,相關的戶部留底文書卻無論如何也找不到了。沒有這份公文,大通錢莊死活也不承認接收了這批銀子。正因如此,戶部佐官唐慶及兩名助手被抄家處死,這三十萬兩銀子也成了迷案沉積下來。

誰也沒想到,這三十萬兩銀子最初並沒有被轉到大通錢莊,而是其中的絕大部分被轉到了江寧府庫,而後被瑞豐錢莊提走。

案件追查到這裏,刑部自然需要詢問戶部是否曾發文,準許江寧府庫轉交這批銀兩。然而,戶部記錄表明,並沒有發過這樣的公文。刑部仔細審查了在江寧府庫保留的戶部公文,赫然發現這兩份證明出庫和入庫的公文竟然是假的!隻有瑞豐銀號提取這批銀子時所留的銀號憑證是真的。

也就是說,江寧府庫稀裏糊塗的收下了這二十八萬兩銀子,又稀裏糊塗地將銀子交給了瑞豐錢莊。惟一確定的是,這批銀子存在過,而且確實被瑞豐錢莊提走了。

於是,宋錚的姑父方金貴,作為江庫府庫的司庫被刑部逮捕下獄,當時的江寧府尹如今已經故去,否則也將會被問訊。方金貴雖然一分錢也沒貪汙,但當年沒有識別出假公文,責任也不小。九品小官的職位自然是保不住了,而是否被判刑乃至殺頭,要看這批銀子能否追回來。

接下來,刑部派員查抄了瑞豐錢莊江寧分號,搜查二十八萬兩白銀的下落。幸好呂大富辦事極其穩妥,在接手瑞豐錢莊後,對積攢的舊憑據都進行了核銷,沒有問題的,便加蓋新啟用的印章,然後進行封存。特別是涉及到千兩白銀以上的,都著重進行了甄別,另行保管。

刑部清查了兩天,沒有發現有二十八萬兩白銀的出入記錄。雖然如此,但憑借著江寧府庫保留的憑據,瑞豐銀號必須償還這二十八萬兩銀子。呂大富自然不認賬,讓刑部追查親自開具這份憑據的原分號掌櫃申華青。

然而,申華青在交割清楚後,早就離開了江寧,不知去向。申華青的老家鎮江,也見不到人影。如此一來,這二十八萬兩銀子便落在了瑞豐銀號身上。至於原大掌櫃申冠之,聲稱瑞豐銀號早已經交割清楚。他與呂大富所簽的協議上明明白白地寫著,呂大富全權接收瑞豐銀號的一切進出賬務。

由於呂大富的特殊身份,刑部倒沒有為難他,而是讓他半個月內籌集二十八萬兩銀子。二十八萬兩可不是小數目,呂大富哪裏去找這麼多銀子?黃嶽和徐明軒雖然身家不凡,但這兩年也將大部分銀子投入到各地商貿行分號上,更拿不出這麼多現銀。

更可氣的是,大通錢莊和開寶錢莊借口彙聯號成立在即,亦要求彙通商貿行提前償還所貸銀兩。事情至此,連黃嶽也沒什麼好辦法。

禍不單行,就在呂大富愁眉不展的時候,呂春之弟呂秋攤上了官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