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和十三年,太皇太後在壽康宮安然離去,享年八十六歲,是為長壽,宮中上下舉行喜喪,喪禮舉辦地甚為隆重。靖軒為太皇太後選了諡號,號為恭壽皇後,恭是指太皇太後一生賢德,壽則為平安長壽。喪期過後,太皇太後的棺槨移往皇陵,與太上皇合葬於穆陵。

慶和二十年,鈺兒正式冊封為皇太子,入主東宮,開始幫皇上處理國事。鈺兒處事英明果斷,頗有靖軒的風範,滿朝文武皆對他讚歎有加。

慶和二十二年,家鄉派人傳來消息,父親去世,靖軒特許我出宮回鄉祭拜,以盡孝道。處理完父親的喪事,我帶母親回宮,靖軒封我母親為太主,享受太後的待遇。同年,鈺兒十九歲,娶當朝太傅的獨生女陳氏為太子妃,夫妻和睦,傳為佳話。

慶和二十四年,婉婉出嫁,夫家是當朝丞相的兒子張道遠,他為人知書達禮,謙遜隨和,更為難得的是,他與婉婉自幼相識,情愫暗生。有他照顧婉婉,我和靖軒都很放心。

慶和二十五年,母親去世,我向靖軒請旨,護送母親的靈柩返鄉,落葉歸根,與父親合葬一處。

慶和二十六年,鈺兒的第一個孩子出生。取名靖航。航者,為遠,名字是靖軒取的,他希望我們的孫子可以有更加遠大的抱負。

慶和三十年,靖軒五十歲,我四十七歲。靖軒退位為太上皇,鈺兒繼位,改國號為昌樂。

……

昌樂二年。

“靖軒你看,福來河還是那麼美,跟我小時候一模一樣,清澈見底呢。”我高興地說到。“是啊,沒想到靖國南部居然這麼秀麗。笙兒,你可真是帶我來對地方了。”靖軒將我輕輕地擁入懷中。“那可不是,這可是我打小就生活的地方。”“那咋們在這置一處宅子,我就陪你待在這頤養天年好不好?”靖軒笑著問我。“哼,我才不要什麼頤養天年呢,還有好多地方咋們沒去呢。都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聽說杭州一帶的風景可好了。皇上你可不許騙人,說好要帶我雲遊四海,看遍天下美景的,這才走了幾處,你就想賴著不走了?”我故意升起氣來。“好好好,我都依你,咋們繼續走,一路遊山玩水,好不好。”靖軒寵溺地笑道。“這還差不多。”我笑了。“你呀你,真拿你沒辦法。”靖軒也笑了。

靖軒退位後,我們把國事全權交給鈺兒處理。而我們二人,便從驊都出來一路南下看風景。靖軒說,要試試和我做一對平常夫妻的感覺。雖然沒有了宮裏前呼後擁的大氣,但是,那種隻有我們夫妻二人的甜蜜感,還是很美好的。鈺兒也沒有讓我們失望。一路走來,所見之處皆為繁華,百姓們對他的評價也很好。我和靖軒都很開心。

一生一世一雙人,爭教兩處銷魂。我和靖軒做到了。我的深宮手記,也應該在此畫上美滿的句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