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傳三千年前,在長穀峰有這樣一座神秘的圖書館,裏麵珍藏著數以萬計的書卷經傳,其中有一本神奇的魔幻字典,通曉世間萬事萬物,過去的,現在的,甚至未來的,一切的一切,隻有你想不到的,沒有查不到的。從古至今,它就像個迷,沒人知道編著者是誰,也說不清這書館到底是什麼時候屹立在長穀峰的頂峰之上的。那時不少文人誌士、達官顯貴都想登鋒飽覽,擁有那本世間罕見的魔幻字典,但由於長穀峰地勢險要,一年四季風沙相伴,又無路可直通峰頂,就是一個體質非凡的壯年漢也要爬上七天七夜,分秒不停,才能到達頂峰。尋書者大多都半途而廢,終不知這座書館的模樣。
據說,曾有一位花白頭發的婦人到過長穀峰,見過書館的原樣,老人住在長穀峰半山腰的位置,由於地勢陡峭,到處是山巒盤旋,穀物顆粒無收,因此山上沒有一戶人家。隻有多年來,無依無靠的祖孫兩人。半山腰上,有條小路可以直奔峰頂,相傳老人與年僅7歲的小外孫生活在那裏,每日靠吃些山野菜過活,冬天寒冷,隻有靠山中一種奇異草,充當被褥。這種奇異草,不是普通的草,是一種很神奇的藥引,要用火燒之後,才會變的又軟又暖。老人常帶著外孫到書館,但因為老人不認字,也無法教小孫子看書識字。但機靈的小家夥還是很愛翻看那些陳舊厚重的書卷,時常投入的不願歸去。過了幾年,老人去世了,隻剩下小外孫一個人,他便住到了書館裏,每日與書同眠。說來也怪,一個根本不識字的孩子居然可以看書到如癡如醉,就這樣過了很多年,沒有人上過長穀鋒,那個孩子也從沒下過山,人們漸漸對那座神秘的書館失去了興趣,當成一種傳言,開始懷疑它是否真的存在。
到了中世紀,有位名叫布拉多尼的德國探險家,開始嚐試登峰,尋找那本通曉古今的魔幻字典。曆盡艱辛,終於一個月以後,他到達了山頂,但讓他萬萬沒想到的是,峰頂一片荒蕪,隻有幾株夜盲草隨風搖曳,並沒有看到人們傳說中神秘的圖書館,更沒有什麼魔幻字典。但他並未感到沮喪,沿著山路,走到半山腰的位置,發現有個茅草屋,看上去很破舊,但在這險要關口,竟然有這樣一座小屋,他充滿好奇,小心翼翼的來到屋前,看樣子並沒有人住,他摸索著推開門,裏麵漆黑一片,蜘蛛網已經幾乎爬滿了小屋的每個角落。最裏麵有一張木質的單人床,落滿灰塵,床旁邊有個一米來高的小櫃子,歪七扭八的立在那裏,上麵放著一個殘破的大碗。四壁都是木板撐起來的,木屋外鋪滿了茅草,估計是為抵禦嚴寒而專門設計的。布拉多尼環顧四周,忽然發現床下麵有個黑咚咚的東西,走過去一看,是個黑匣子,多尼輕輕地把黑匣子拖出來,放在桌上,他一動不動的死盯著這個讓他充滿幻想的神秘古盒,外麵看上去並沒有什麼不同,多尼輕輕的打開眼前這個黑盒子,眼睛眨都不敢眨一下。
這是什麼,一本看上十分厚重的書,難道是那本……多尼激動的情緒難以控製,忙翻開一看究竟。但他又立刻收起滿臉的笑容,雙手按在盒子上,不能動彈。心裏突突的亂跳,不知是什麼力量讓他又退卻了。他站在原地,思索著什麼,過了很久,多尼慢慢地翻開第一頁,可是除了頁碼外,一個字也沒有,更讓他吃驚的是,後麵厚厚的整本書,一個字也沒有,唯一可以看到的是,這本書共有2112頁。多尼仔細看了又看,還是沒有發現任何字跡。他暗自揣測著,也許不是什麼字典,隻是屋主的什麼物品吧。可又是什麼呢,主人這樣精裝在一個盒子裏,還標好頁碼,而且兩千多頁,一般的書絕沒有這麼厚。布拉多尼一邊打量著這本書,一邊反複琢磨著,怎麼也想不出個因果。他拿上這個盒子,決定帶回去,好好研究,一定要找出謎底。
布拉多尼有三個女兒,大女兒德斯,18歲,二女兒休曼,15歲,還有小女兒杜亨,年僅10歲。三個女兒中,唯有小女兒聰明伶俐,最受多尼疼愛。多尼回家的那天,恰逢感恩節,多尼的妻子終於盼到了丈夫的歸來。因為多尼平日很少在家,這次去長穀峰,更是讓妻子莎莉坐立不安,終日擔驚受怕,看到丈夫平安歸來,莎莉總算鬆了口氣。三個女兒也非常開心,追著父親要禮物,但多尼確實沒有買什麼禮物,女兒們失望的走開了,隻有小女兒依然睜著大眼睛,望著滿臉疲憊的父親,笑嗬嗬的拿出自己早已準備好的一個小禮物,是個手工的布娃娃,多尼看了,熱淚盈眶,抱起杜亨,在她粉白的小臉蛋上狠狠的親了一口,隨後,便徑直朝樓上書房走去。直到晚飯時候,多尼才慢悠悠的晃下來。看著丈夫疲憊的樣子,莎莉十分心痛,曾不止一次勸過多尼,不要再去探什麼險了,自己也不想這樣擔驚受怕的生活,可是多尼熱愛探險,那是他生活的一部分,莎莉也隻好遵從丈夫的意願,隻是這次有些反常。以前每次回來,多尼都十分興奮,滔滔不絕的向莎莉和孩子們講述自己的探險旅程。而這次卻隻字未提,顯得十分勞累的樣子。這讓莎莉有些擔心,問他到底怎麼了,多尼又笑著說沒事。莎莉想可能是太累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