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結束談話或會議的場合。這時目光要抬起,表示談話的結束。尤其在道別的時候,仍用目光注視著對方的眼睛,表示對其惜別之情,會給對方留下很好的印象。
目光注視時間--不要總是盯著對方的眼睛
在目光注視上,時間是個不可忽視的問題,注視時間的不同,往往表示著不同的含義。
一般情況下,彼此的目光接觸,超過全部談話時間的1/3時,表示兩種含義,一種是彼此的談話很融洽,另一種則是懷有敵意。如果感覺與對方談得來,可以一直看著他,讓他意識到你喜歡與他交往,從而建立良好的默契。在這樣的交流過程中,應有其60%時間目光接觸。如果在談話的過程中,有人顯得心不在焉,東張西望,或是緊張、害羞不敢麵對對方。那麼,眼神交流的時間是肯定不會超過1/3這個範圍的,這樣的話,當然也就不容易被人信任。
因此,在麵對不熟悉的人時,就不要長時間地盯著對方,以免引起對方的恐懼和不安。
三種目光禁忌--這樣看人,讓人很不舒服
眼神是種無聲的語言,眼神就能表達人的喜怒哀樂,所以在與人交流的時候,要注意三種眼神禁忌,以免冒犯別人。
(1)不要從始至終盯著對方的一個部位使勁兒看,因為這種方式往往是表達憤怒的意思,容易讓對方誤解為挑釁。
(2)人體的有些部位,是不宜注視的,比如:頭頂、大腿、腳部、手部,尤其胸部、襠部、腿部的隱私部位。否則,將會被認為是很沒品行的行為,容易惹怒對方。
(3)在人的臉部有個"三角地區",它以雙眼為底線,前額發際為上頂角。一般為了表示對別人的尊重和認真。在交談的時候,目光注視在這個"三角地帶",尤其是在商務活動中,會顯得很嚴肅認真,讓別人感到你有誠意,從而把握談話活動的主動權和控製權。否則,就會容易失去這樣的優勢。
眼神交流的技巧--眼神是種無聲的語言
人們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這話說得一點也不錯,通過一個人的眼神,往往就能得知他想要表達的意思。所以,很多時候,我們用眼神來和別人溝通。
(1)在表達尊重和敬畏的時候,可采用仰視的眼神,一般在麵對尊長、長輩、上司和貴賓時,站立或就座應選擇較低之處,自下而上地仰視對方,往往會贏得對方的好感。
(2)表達對晚輩的寬容和憐愛時,可采取俯視的眼神方式。但是,這種眼神也表示對晚輩的輕慢、歧視。所以,在麵對平輩的朋友或其他人的時候,一般不要采用這種方式,而要用平視的眼神方式。
(3)在和別人交流時,對方若是顯得緊張而緘默不語,則最好不要看著對方,以免加劇因無話題帶來的冷漠、不安的尷尬局麵。同樣,當對方說了錯話或顯得拘謹時,也不要馬上轉移自己的視線,不然對方則會認為是在諷刺他。
(4)同別人交談,或是被介紹的時候,可以以凝視對方稍久些的方式來表示自己的自信,這樣,往往能給對方留下一個深刻的印象。
(5)當對方贈給你名片時,接過後一定要當著對方的麵,認真看一會兒。這樣做,對方會認為你是很尊重他的。
這些都是在生活中常用的一些眼神直視,知道這些,會讓你在和別人溝通時,不僅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尷尬,而目顯得更加的大方得體。
微笑的禮儀--笑得真誠,才顯得親和
在無聲的語言當中,微笑的魅力僅次於眼睛。它是生動、多變的感情表達語,能夠有效地表達人的內心感情。關於微笑的一些常識,你就不得不知道一些了。
(1)微笑的基本原則。微笑時,基本的要求是不發聲、不露齒,肌肉放鬆,嘴角兩端向上略微提起,麵含笑意,親切自然,使人如沐春風。另外要注意,微笑是自然坦陳的表現,千萬不要假裝笑出來奉承別人,否則會顯得很虛偽。
(2)微笑和眼睛結合。微笑時,最好能和眼睛的表情相結合,眼睛的魅力眾所周知,所以兩者相結合,更能使微笑顯得傳情。
(3)微笑和神、情、氣質結合。所謂"神",就是指微笑時的神情;"情"就是指微笑要消除感情,不要顯得生硬、勉強;而"氣質"則是指,謙虛、穩重大方得體的品質。微笑時,將這三者把握好,就能收到錦上添花的效果,使你的微笑更加動人。
(4)微笑和語言結合。這兩者都是傳播情感的方式,將二者的有機結合,則能聲情並茂、相得益彰,使微笑發揮出它的特殊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