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3 謎一樣的承影劍(1 / 2)

“又是見證奇跡,我說你小子今天把這裏當做是春晚舞台了?”

聽到金昊天又來一個見證奇跡,一旁的郝晨光不由笑著調侃道。

“嗬嗬,春晚舞台可是用不起我這麼貴的道具啊。”金昊天笑著說道。

“行了廢話少說,快點上演你的奇跡吧。”郝晨光有些迫不及待的說道。

“看仔細了千萬別眨眼。”金昊天詭異的一笑,然後把承影劍插回劍鞘之中,再往後腰一放,然後兩手握著兩端往前麵一扳。

令人瞠目結舌的一幕出現了,剛才還削鐵如泥的寶劍此刻竟然慢慢的在金昊天兩手的控製下,竟然被扳成了一個圓圈,最然竟然發出輕微噠的一聲,兩端竟然像一根腰帶一樣搭上了。

“我勒個去啊,這還真是是奇跡啊。”

見狀,郝晨光目瞪口呆的說道然後一個健步來到金昊天的跟前,伸手在他的腰間去摸了一下,求證一下到底是不是剛才被金昊天使了一個障眼法給換掉了,但是一摸之上手上傳來那種冰涼的青銅質感還有劍鞘上那熟悉的紋路告訴呀眼前的這一幕是真的。

“想不到這還是一把軟劍啊,咦,不對啊,剛才這件拿在手上的感覺明顯不是軟劍的感覺,而且軟劍也沒有這麼的厚啊?”賈庭淳心中充滿了疑惑。

他恨不得一下子從金昊天的腰中搶下這把,然後把它帶到自己的博物館的青銅器修複和鑒定中心,將他大卸八塊,用那裏的先進儀器好好的分析一番。

但是這顯然是不可能的。

“小金,這到底是怎麼回事?”賈庭淳不由關心的問道。

“這個我也不知道是怎麼回事,不過我估計這把劍可能有金屬記憶功能。”金昊天猜測的說道。

“金屬記憶?這是個什麼意思?”郝晨光不接的問道。

“記憶金屬又叫形狀記憶合金。上個世紀70年代,世界材料科學中出現了一種具有“記憶”形狀功能的合金。記憶合金是一種頗為特別的金屬條,它極易被彎曲,我們把它放進盛著熱水的玻璃缸內,金屬條向前衝去;將它放入冷水裏,金屬條則恢複了原狀。在盛著涼水的玻璃缸裏,拉長一個彈簧,把彈簧放入熱水中時,彈簧又自動的收攏了。涼水中彈簧恢複了它的原狀,而在熱水中,則會收縮,彈簧可以無限次數的被拉伸和收縮,收縮再拉開。這些都由一種有記憶力的智能金屬做成的,它的微觀結構有兩種相對穩定的狀態,在高溫下這種合金可以被變成任何你想要的形狀,在較低的溫度下合金可以被拉伸,但若對它重新加熱,它會記起它原來的形狀,而變回去。這種材料就叫做記憶金屬(memory metal)。打個比方說:一根螺旋狀高溫合金,經過高溫退火後,它的形狀處於螺旋狀態。在室溫下,即使用很大力氣把它強行拉直,但隻要把它加熱到一定的“變態溫度”時,這根合金仿佛記起了什麼似的,立即恢複到它原來的螺旋形態。” 賈庭淳簡單的對記憶金屬的概念做了介紹。

“不是,師父你剛才不是說這是上個世紀70年代才出現的,可是這承影劍而是春秋時期的產物,距今好幾千呢,難道那時候就出現了記憶金屬?這也太逆天了吧。”郝晨光不信的問道。

“這個也不是沒有可能的,我們古人的智慧和創造力是我們這些現代人無法想象和比擬的。比如說那把越王勾踐劍迄今為止依然鋒利無比,而且上麵的紋飾一新如故,經過科學家們的檢測和研究發現,那是當時的鑄劍師運用了‘硫化鉻’處理技術,而根據現代科學史,這個“硫化鉻”是德國於1937年、美國於1950年才發明的,並列為專利。 還有其實像這樣不可思議的技術原素,以前也曾在考古的過程中也曾出現過。袁仲一《秦始皇陵兵馬俑研究》有這樣一句話:“一號兵馬俑坑T2第十一過洞的一件青銅劍,出土時因被陶俑碎片壓住而彎曲,當把陶俑碎片拿掉後,劍立刻反彈恢複平直。”這其中涉及到一個名詞“記憶金屬”,又叫形狀記憶合金,此項技術出現於上個世紀70年代的世界材料科學中。所以我猜想我們的先輩們其實是早就掌握了這門技術,隻不過因為後來連年的戰爭,還有當時特殊的曆史情況,這些技術才湮沒在了曆史的場合之中,要是流傳下來,並加以深入的研究的話,我想世界科學史乃至整個世界曆史都要改變了。”賈庭淳先是舉了幾個例子作為佐證然後又感歎的說了一句,不過當他說這句話的時候他的心情是充滿了失落,其實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別看賈庭淳的年紀比較大但是他的內心還不失是為一個憤青啊。

“哎,曆史隻有結果沒有如果。”這是金昊天也幽幽的說了一句。

一時間幾個人不由的陷入了沉思之中,三個人這心情都是沉甸甸的。

“好了,我們也別再這裏杞人憂天了,那些事情離我們的生活太過遙遠了,我們還是先關心關心這個吧,昊天你怎麼知道他能夠折過來當腰帶?”沉默許久,郝晨光才開口問道,這個問題可是困惑了他老半天了。

“這我也是剛才無意之中發現的。”金昊天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