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浩聽了這個將領的話,也是連連點頭,南宮戰看到後,來到李浩身邊,低聲說道:“國侯,這一點我也想過,但是以家人為質,乃小人之舉,我怕有損國侯名譽,還有就是被逼迫的他們恐怕窩藏禍心,畢竟人心隔肚皮啊!”
李浩聽南宮戰如此說,當即一笑說道:“無妨,如果能夠兵不血刃的拿下馬邑,再好不過,至於那些投降之後將領的忠心,大將軍不用擔心,我自有良策。”
聽李浩如此說,南宮戰也不在堅持,當即整編士卒,帶領軍隊向馬邑而去。
行軍途中,聯軍的幾個將領悄悄商議,要不要趁機控製李浩,逼迫魏軍,最後並沒有達成一致,按照樓國將領和鹵國將領的話,此時魏國已經攻占了九國的都城,各國君主也已經死亡,自己現在隻有加入魏國,才是最好的打算,那麼以後不能為將,做個貧民百姓也能安度一生。
行軍之下,李浩隨時留意那些將領忠誠度的變化,看著起起落落的忠誠度,李浩已經召集了魏武卒,隨時拿下這些人,不過到最後看到他們的忠誠度提升到了一個可以理解的範圍,李浩便放下心來。
行軍幾個時辰,當李浩帶軍到達武州時,天色已經完全黑暗,李浩隻好下令在武州休整,並醫治傷卒,另外派人給公叔烈和張古傳來,讓張古繼續原地駐守,由公叔烈前去其他八國都城將各個將領的家人‘請’到馬邑城外的魏軍大營。
“嗚嗚嗚……”
馬邑城外突然快來一陣號角聲,本來以為魏軍要攻城的九國將領,趕緊來到了城牆之上,向魏國大營看去,不一會就從遠處走來黑壓壓的一群人。
待來人走進之後,各國將領發現這些人群不僅有魏國士卒,還有自己的家人老小,不由的一個個相視而望。
“城牆上的諸國將領聽著,你們的國君已經全部被杜遷毒殺,如今杜遷逃脫,不知所蹤,而我魏國大將公叔烈也攻破了其餘八國的都城,現在你們是無路可逃了,是戰是降就看你們自己了,如果開戰,那麼看著前邊的這群人,將成為我魏國的祭旗之物。”一個小校大聲的按照南宮戰所說的說完,便拍馬回到魏國陣營。
“爹!孩兒不想死啊!”一個七八歲的小孩,躲在母親的懷中,驚恐的哭喊起來。
“啊!孩子,我要投降,我就這麼一個兒子,我要投降。”一個九國小將,看到那個哭泣的是自己的兒子,如同瘋了一般喊叫道。
“噗!”
一聲悶響,這個小將看著胸口透出的利劍,滿臉的難以置信,怎麼也不會想到自己死在自己人手中。
“膽敢投降者,當如此下場。”一個馬國的大將,滿臉厲色的喊道,隨後抽出利劍,那個九國小將的身體慢慢的癱倒在地上。
“將軍死了,馬國的人殺了將軍,大家跟他們拚了,他們的家人在馬城,我們現在守城就是拿自己家人的命來保護他們,殺了他們我們出城投降。”
不知是誰喊了一聲,除了馬國之外其他國家的將領和士兵,一個個轉頭看向身邊的馬國士卒,突然一個人在一個馬國士卒不注意的時候,用長刀砍下了那個士卒的頭顱,然後大聲喊道:“我已經殺了馬國士卒以表投降之心,不要傷害我的家人。”
這個士卒的話,就像一根導火線,頓時激起千層浪,在馬國士卒沒有反應過來之時,紛紛被身邊曾經一起戰鬥的隊友殺死,也有些精明的人,殺死了身邊其他國家的士卒,然後快速的向城內跑去。
聽著城內喊殺聲慘叫聲連城一片,李浩和魏國諸將臉上露出了笑容,如此這般等待一個時辰過後,馬邑城的城門被打開了,從裏邊湧出一個個身上帶血的士卒,向魏國陣營這邊跑來。
公叔烈怕有意外,趕緊讓弓箭手準備,隨時射殺這人士卒,可是當九國士卒陣營三十丈前時,頓時停了下來,一個個跪在地上,乞降起來。
李浩看到自己的目的達到,便讓那些士卒家小過去與他們團聚,然後又不停的等著雙眼,觀看是否有包藏禍心之人,李浩的之一舉動還真讓他找到了數十個忠誠度是負數的人,李浩一聲令下,這些人在還沒有出手之前就慘死在了魏國士卒刀下。
五天過後,一切都安置妥當,原本的九國將領和士卒李浩挑選忠誠度比較高的分進軍隊中,其他的都讓其解甲歸田,與眾人回到善無,李浩又是憂心忡忡的在乾青殿召集了眾大臣,準備商議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