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介子與部下都帶了金幣,揚言是要贈送外國的禮物。到了樓蘭,樓蘭王並不親近他,他就假裝離去,到了樓蘭西界,讓譯員傳話:“漢使者持黃金錦繡行賜諸國,王不來受,我去之西國矣。”於是拿出金幣給譯員看。譯員還報樓蘭王,樓蘭王貪圖漢朝財物,就來會見使者。傅介子與他同坐飲酒,陳列財物讓他看。傅介子對樓蘭王說,“天子使我私報王。”意思就是說漢朝皇帝派我向大王秘密報告。樓蘭王相信了,起身跟著傅介子進入帳中密談,兩個壯士從背後刺殺樓蘭王,劍刃穿出胸前,立刻死去。他的侍從人員都嚇得逃散。傅介子宣告:“王負漢罪,天子遣我來誅王,當更立前太子質在漢者。漢兵方至,毋敢動,動,滅國矣!”因此沒有引起動亂。

於是傅介子帶了樓蘭王安歸的頭回朝廷報告,文武大臣都稱讚他的功績。昭帝下詔說:“樓蘭王安歸曾被匈奴所離間,攔殺了漢朝使者,發兵殺掠衛司馬安樂、光祿大夫忠、期門郎遂成等三批人馬,以及安息、大宛等派來的使者,搶去漢朝使者帶去的節印和安息、大宛所獻之物,違背天理。平樂監傅介子持節出使斬了樓蘭王安歸的頭,已掛在北闕,給予適當的報複,而不煩興師動眾。現在,封傅介子為義陽侯,食邑七百戶,動手刺殺樓蘭王的兩個壯士都補為侍郎。漢朝立尉屠耆為王。”

好,奇怪的事情又來了。這個尉屠耆何許人也?史料中語焉不詳,有說他是原來為質於漢朝的那位樓蘭王子,即被殺的樓蘭王安歸的弟弟;也有說他是安歸的侄子,即原來樓蘭質子的兒子。

不管這兩種說法到底哪個是真相,但漢朝和尉屠耆的心虛都表現出來了:一,借口尉屠耆不安於樓蘭國內親匈奴勢力,派兵護送其回國不說,還建造伊循城長駐軍隊保證他的統治不會被人推翻;其二,給他配了美姬為妻子,看來對這個人也是不太放心;三,尉屠耆一到樓蘭就宣布遷都,連國名都改了叫“鄯善”。所以我們老說樓蘭滅國之謎,其實應該是鄯善滅國之謎,在這個時候——公元前77年,樓蘭這個國名就不存在了。

請原諒我的陰謀論,在漢朝為質子的樓蘭王子隻能有一個,如果尉屠耆就是那個被“太監”了的倒黴王子,那麼給他配美姬就是為了掩人耳目,配軍隊、遷都、改國名是為了便於控製,而他其後的樓蘭王安歸,以漢朝外孫自居,說明他是漢人女子生的,“太監”王子怎麼生出這個兒子的呢,令人費解!

如果他是那位倒黴“太監”王子的兒子,那他是在他爹“太監”之前有的還是之後有的呢?很顯然,請漢朝派軍隊、遷都、改國名都是源於對自身血統不踏實而來的心虛表現。這下好了,不是尉屠耆的身份有問題,就是他的兒子身份有問題,所以比龍的孫子才說“俺們家是河南人”,多實在的孩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