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證明,對於一個懂得感恩的人來說,履行責任隻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正是憑借負責的工作精神,在幾年時間裏,李剛從一名修理工成長為管理層,獲得了人人羨慕的“金飯碗”。
心存感恩的人,對工作認真負責;因為認真責任,所以使身邊的人感受到他們負責而帶來的成果,從而讓更多的人投入感恩——負責——感恩這樣的循環中來。
成功的機會是不會白白降臨的,隻有盡職盡責的員工才有獲得更多好機會的可能。如果你總是隻在領導注意時才有好的表現,那麼你永遠也無法取得你想要的成功。
如果你總能保持紮實、認真的工作精神,比自己分內的多做一點,比別人期待的多服務一點,你就可以吸引領導的注意力,得到加薪和升遷的機會。反之,如果你做事不紮實、不上心,甚至站在以前的功勞簿上“等吃等喝”,即使你曾經擁有“金飯碗”,也會有打碎的那一天。
王林是某南方城市一家報社的記者,他進報社時主要負責廣告業務。因為業績突出,報社準備提拔他為副社長。
在開發區舉行奠基儀式的那天,王林帶上了社裏最優秀的記者和廣告部成員,計劃用大幅版麵進行宣傳。
奠基儀式結束後,有位老朋友邀請王林去吃飯。盛情難卻,於是王林向記者和相關廣告人員交代好工作就去了。那天,他玩到很晚才回家。第二天早上,他當副社長的夢就破滅了。原因很簡單:這天他們出版的報紙犯了一個最不應該犯的錯誤。
原來,頭版頭條的新聞標題本來應該是《某某開發區昨日奠基》,而擺在他麵前的大標題卻是《某某開發區昨日奠墓》。
這對一向重視有個好“彩頭”的南方企業來說,把“基”寫成“墓”犯了大忌,更何況這還是開發區項目正式啟動的第一天。報社的聲譽因此受到了很大的影響,一些準備在這家報紙上投放廣告的客戶也取消了自己的投放計劃。
這樣大的失誤到底是怎樣造成的呢?
報社事後調查分析,認為:
1.王林自以為派出的是報社最優秀的記者,因此非常放心,沒有親自把關而是把此事委托給了副總編。
2.記者的稿子確實寫得很好,但字跡很潦草,“基”和“墓”看起來非常相似。
3.由於是鉛字排版,稿子到了排版人員那裏,他想當然地把“基”字當成了“墓”字。
4.稿子排完版後,交到副總編那裏,正趕上副總編家裏有急事,於是他隻匆匆看了一眼,也沒發現什麼問題,就簽發了。
錯誤就這樣造成了。
事後,報社對有關人員做出了這樣的處理:記者和排版工人被開除,副總編降職。當然,王林被提拔為副社長的事也泡湯了。
王林和同事們沒有盡到責任,結果造成了大家都不願意看到的結果。
作為一名員工,任何時候都不要把感恩和責任意識拋諸腦後。一個不懂感恩的人,注定對工作不負責,自然他也不會為組織和領導所需要和重視,最終難逃埋沒甚至淘汰的結局。一個懂得感恩、勇於負責的員工,做事紮實、主動進取,才能成為組織和領導真正需要的優秀員工,才能成為真正擁有“金飯碗”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