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後袁紹並著曹操高飛十八人,在高台上,歃血為盟,相約永不背棄,而高台之下,諸多軍隊也是振臂高呼,氣勢頗大。
十八人手中皆分了一把快刀,十八個酒碗裝滿酒水,從袁紹開始,每個人都劃破手掌,滴血盡酒碗之中,而輪到高飛滴血的時候,悄悄的在第一個碗裏吐了一口口水,然後輕輕的走了下去,歃血完事,眾十八人皆拿起酒碗一飲而盡,然後把碗摔碎,以表寧為玉碎不為瓦全之意。
而高飛抬頭觀看袁紹,袁紹喝血酒的時候,明顯皺了一下眉,高飛暗自得意,不過這些都是小手段,沒啥意思,高飛早晚要親手剮了這個袁紹,隻不過眼前卻還不太好繼續與袁紹惡化,否則不利於聯軍誅董,容易壞事。
高飛主動向袁紹示好,而袁紹卻不以為意,讓高飛一個熱臉貼上了半拉兒冷屁股。
歃血為盟之後,聯軍之中設宴慶祝,眾人移駕至軍中大帳之內,袁紹居主位,兩行依照官位年紀排座,都已落座待定,而高飛資曆最淺,竟然被這個袁紹排在了最末位。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曹操執著一個酒杯,挨個又敬了一遍酒,最後回到位置上,對眾人言說,“今日既然已經確立了盟主,我等皆應該聽從調譴,扶弱漢室,毋以強弱相互計較!”。
袁紹聽著這話頗為舒坦,說道,“某袁紹雖然不才,既然已經被諸位推為聯軍總盟主,有功必賞,有罪必罰,國有刑法,軍中有紀律,各自遵守,勿要違犯,否則別怪我袁紹到時候翻臉無情!”,袁紹的話頭一扯,就把眼神落在了高飛的身上,似乎這番話就是說給高飛聽的,而高飛自然當作對方在放屁,完全不搭理!
袁紹又說,“我為盟主,那我可就給諸位安排了,吾弟袁術,總督軍中糧草,應付諸營,無使有缺,更須一人為軍中先鋒,挑戰汜水關,我等在後方,作為接應,可有誰人堪當此任?”。
坐下一人走出,麵目嚴峻,接近四十的年紀,但是威儀不減,有如老虎下山,正是長沙太守孫堅,“某孫堅,願意為前部做先鋒!”。
袁紹曰,“文台勇烈,當然可當此任,但是汜水關艱險,袁紹怕將軍有失,應該再派一人同往,我看冀州刺史高飛正適合!”。
人小心眼也小,這個袁紹公報私仇也不避諱嫌疑,倒是讓高飛意外,而後手留此處,高飛也並不懼怕,兩軍交戰什麼的,高飛也不是第一回應付了,正欲起身領命,不想卻有一人先高飛而起。
“盟主,這冀州刺史,年紀最小,經驗必定不足,而兩軍交戰,勝負千變,這高飛怎麼能任先鋒之職,某願意隨孫堅孫文台同去!”。
高飛心裏好笑,雖然是替他解了圍,但是明顯小看了自己,但是高飛依然對此人有好感,因為身先士卒,還是有身死的危險的,而這人與孫堅一樣,都是不懼艱險,有一股子勇烈之感。
滿座之人,誰都不願意做先鋒,都想保留實力,這種娘們作風,高飛也很鄙夷,自然不屑與之為伍,徑自起身道,“盟主之意,高飛不敢推辭,當作先鋒,且隨文台將軍,大戰汜水關,必傳捷報!”。
袁紹也不管剛才還有一個主動請纓之人,認定孫堅和高飛兩人,說道,“好,果然有魄氣,不過高將軍既然已經誇下海口了,敢立下軍令狀嗎?”。
“有何不敢!”,當下有人拿出紙磨筆硯,而高飛也是臭脾氣上來了,揮毫一蹴而就,上書,“三日之內,若是拿不下汜水關,願提高飛之頭顱,獻與盟主大人!”。
軍令狀呈遞給袁紹,袁紹反問道,“軍中可是無戲言啊?”。
高飛道,“軍中當然無戲言,若是我三日之內大破汜水關,盟主可有什麼獎賞啊?”。
“我給將軍提鞋,可好!”,袁紹一字一句,咬的真切。
大帳之內,已經有不少人在聒噪了,有的來勸高飛,有的去勸袁紹,儼然大家都看出了兩人之間的間隙。
“自然最好,到時候我可要換上一雙幹淨的鞋子,等著盟主大人來提!”,高飛自然不會去管這幫和事佬,話一出口,人已經離開了軍中大帳,往自己的軍隊而去。
大帳之內,有一鼠目之人,湊到袁紹的耳邊,“這打賭可有把握?”。
袁紹低聲回應道,“跟我作對,整不死他,有你這個糧草官在這裏,我還怕什麼,隻要不給他糧草,他就是有通天的本領,也拿不下汜水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