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待董卓縱火之時,呂布卻闖了進來,看見一個大腹便便之人,毋庸置疑便是董卓,呂布大喝一聲,“董賊!安敢在此縱火!我呂布雙眼蒙塵,認賊作父,今日卻要結果了你性命!”。
董卓回身大驚,“我兒奉先,怎敢以下犯上,忤逆作亂?”。
呂布雙手持戟,大喝道,“奉獻帝密詔,誅殺逆賊董卓,看戟!”。
呂布何其神勇,董卓用劍欲擋,卻聽到一聲劍碎之聲,隨即一柄方天畫戟落下,戳進了董卓的腦仁裏,一時間,腦漿迸裂,呂布順勢,割下了董卓不堪辨認的腦袋,大聲喊道,“逆賊董卓已經伏誅,其餘人等當束手就擒,無念其罪!”。
當下還有抵抗的軍士,紛紛不戰投降。
呂布大喜,提著董卓的頭顱,上馬欲奔回長安,策馬之時卻突然回身,似乎想到一件事情,右手抬起方天畫戟,一落而下,劃開了董卓大腹便便的肚子,瞬間膏流滿地,遇到周圍的火星子,“崩”的燃燒了起來,呂布大笑,“世人都說董卓的肚子裏有天下人一半的油水,果不其然啊!”。
隨即策馬而還,慨然歸城。
高飛的冀州兵馬正欲接走獻帝回冀州,卻被朝中群臣阻攔,紛紛阻擋在少帝之前,“才出龍潭又入虎穴,我等老臣必然保君上周全,看誰敢近身?”。
高飛看到群臣激憤,壓根就帶走不了獻帝,賈詡在高飛身旁低語一句,“阻擋主公大事者,殺無赦!”。
高飛卻搖頭,因為他看到了群臣之中還有一人,正是貂蟬的爹爹,司徒大人王允,此時王允也厲聲喊道,“我以為你高飛是一位忠義之士,豈不料你與那董卓也是一丘之貉,漢室危矣,我等老臣怎能袖手旁觀,欲劫走獻帝,請從我等屍體上踏過去!”。
高飛見眾人如此決絕,便泄了氣,最重要的是自己的老丈人也在其中,高飛不願意讓貂蟬姑娘傷心,便擺手道,“罷了,都退下吧!”,轉身對賈詡說道,“還是即刻回身冀州吧!”。
賈詡諫道,“此種時機,隻有一次,不可錯過啊,主公怎能婦人之仁,這百十位老臣,死也便死了,這獻帝是必定要接回冀州的!”。
高飛也知道這件事情的意義,但是此意已決,高飛便不會更改,“還是時機未到,不可強求,如今的獻帝還在長安之內為好!”。
賈詡搖頭,見主公如此堅決,便未多言,“罷了,還是返回冀州吧!”。
當時高飛率領五萬冀州兵,回奔冀州,等到走出數十裏地的位置的時候,溫侯呂布才領著得勝之軍,奔回長安,王允具言,“那高飛想要劫走少帝,卻被我等攔住,此刻已經回到冀州了!”。
呂布聞言大呼,“豎子騙我!豎子騙我!”,本來高飛許諾給呂布當小弟的,那不過是高飛的權宜之計,取得呂布信任之法,而現在呂布隻能在嘴巴裏罵上幾句,也不能去追,罵人這種事情是最無益的,過過嘴癮而已!
呂布把董卓的頭顱一扔,群臣嘩然,湊上去一看,確定是董卓已死,無不歡愉,而王允參拜呂布,“溫侯大人神勇,手刃董卓老賊,國家之幸啊!”,隨即群臣皆稱讚溫侯。
溫侯大喜,“如今長安城裏一片凋零,董卓之禍,高飛之亂,卻需要我輩重振朝綱啊!”。
王允起身,“還需溫侯輔助朝綱!”。
雖然高飛騙了呂布,但是呂布確實是在董卓之後,掌握了長安,而他與王允二人,共同治理朝政,呂布自封為大將軍,王允依舊為朝中的司徒大人,位在三公之內,一時間,此二人,掌控朝廷,權傾朝野!
高飛領軍回冀州的路上,遠遠見到還有一處散亂的軍隊,高飛臉上露笑,卻問身邊賈詡道,“文和先生,你可知前麵的那一眾軍隊是誰的?”。
賈詡抬頭觀望,這支軍隊約有四五萬人馬,往西北的方向奔逃,見到高飛所率的冀州軍,無不驚駭,散亂之狀更甚!
賈詡說道,“看方向,這支軍馬是從長安附近逃竄回西北之處的,不用猜想,定然是董卓的殘餘之部,此刻樹倒猴孫散,見董卓失去了大勢,便欲逃回西北之地!”。
高飛笑道,“先生好推斷,此刻我卻有一計,先生可能猜測的到?”。
賈詡輕輕捋著胡子,“主公之妙計,文和已經了然了,亂長安之計,賈詡再給他來一個花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