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 馬騰敗退(2 / 2)

當時樊稠放走韓遂,這李榷的侄兒李別也在,看的分明,回到長安之時,便急不可耐的把此事稟告給他的叔父李榷邀功。

李榷大怒,“此子敢欺我!”,便欲興兵討伐樊稠,其時張濟已經先到長安城,卻在李榷身邊,諫道,“目前人心不定,世事未寧,頻動幹戈,恐難服眾,不若設一宴席,為樊稠慶功,卻在席間擒住樊稠,毫不費力!”。

李榷大喜,便在自己的府中大設宴席,請張濟樊稠二將前來慶功,樊稠並未懷疑,便欣然赴宴。

宴席間諸位將軍正在推杯換盞的功夫,上座的李榷突然發怒,以手中之酒杯摔地,庭院之內閃出數十個刀斧手,架住了酒席上的樊稠,當時樊稠正在飲酒,未及抬起酒杯便被數十把刀刃架在脖子上,樊稠不解,問李榷道,“這是何意?”。

李榷道,“爾膽敢放走韓遂,私通外敵,意圖謀反,其罪當誅!”,隨即便令刀斧手下手,砍掉了樊稠的腦袋,也沒有給他辯解的機會。

當時酒宴上的人,具皆驚怕,李榷卻笑道,“樊稠一人通敵,與諸位無幹,繼續飲酒!”。

李榷砍了樊稠,以張濟為功,便把樊稠所統轄的兵馬交由張濟掌管,而張濟見到樊稠身死,也頗為不忍,便向李榷請命,說道,“長安百裏之外有一縣之地,名為弘農,張濟願意領兵前往,拱衛長安之地!”。

李榷允諾,張濟便領兵去了弘農。

這李榷設宴,郭汜卻稱病未去,而在席間便聽說樊稠被李榷所殺,郭汜在家中聽聞此消息之後,勃然大怒,“這李榷欺我啊,竟然敢殺樊稠,分明就是折煞我郭汜!”。

原來這樊稠乃是郭汜一手提拔上來的,又為郭汜心腹,而這李榷竟然一聲不吭的便把樊稠砍殺了,郭汜哪裏咽的下這口惡氣,暗中思允道,“前番殺馬宇、種邵、劉範三人,現在又殺了樊稠,明天豈不是就要殺我郭汜!”,郭汜一深思不要緊,便起了先下手為強的心思。

正在馬騰兵敗長安的時候,在青州之境,又有黃巾餘孽四起,一時間從者紛紛,聚眾十萬餘人,頭目不等,隊伍四散,到處劫掠良民,屠殺百姓,當時消息傳到長安的時候,李榷郭汜二人正在應付馬騰,哪裏有心思管青州的事情,便對朝中的太仆大人說道,“朝廷自顧不暇,何顧青州?”。

太仆大人稟告說,“此事有一人可以解決,某保舉東郡曹操,可令此人前去繳殺!必能克敵製勝!”。

李榷郭汜允諾,便傳下詔令,令東郡曹操,前去青州圍剿黃巾餘孽。

這曹操在洛陽圍追董卓的時候,被徐榮大敗,虧得高飛相助,才保全性命,之後便糾結些殘兵歸去了,正好路過東郡,發現東郡太守被賊人殺掉,便自領東郡太守,操練人馬,集糧練兵,待到董卓被誅的時候,這曹操又整起了一隻三四萬的軍隊,算是東山再起了。

話說這昭告傳到東郡曹操的手裏的時候,曹操還有一點猶豫,便又去尋了濟北相鮑信,約定二人一起破黃巾軍。

青州壽陽之地,乃是黃巾賊寇最為猖獗的地方,曹操和鮑信領兵直皆攻打壽陽,這鮑信為人自負少謀,親自帶兵殺入黃巾賊眾之中,被賊人所殺,曹操見鮑信身死,勃然大怒,便領兵長驅直入,追趕賊兵,揚言為鮑信報仇,話說這鮑信一死,曹操便接管了鮑信的軍隊,繼而振奮軍心,全軍奮勇殺敵,黃巾賊人不可抵擋,紛紛投降。

有黃巾賊人投降,曹操求之不得,便以投降之賊人為軍隊前驅,以賊驅賊,兵馬到處,黃巾餘孽無不投降,未及十日之後,招安到的投降之兵便有三十餘萬人,曹操留下精銳者,近十萬人,號為“青州兵”,其餘盡皆遣散為農,青州黃巾盡消,至此,曹操的威名日重。

當時長安李榷郭汜二人昭告天子令,以曹操功大,封為鎮東將軍兼袞州刺史,實則乃是收買曹操之心,而曹操當時也休書兩封,分別給李榷郭汜二人,具言溢美之詞,假裝親近,而這李榷郭汜二人也是各懷鬼胎,在收到曹操的書信之後都心中竊喜。

當時高飛在冀州,聽聞曹操被朝廷封為袞州刺史,也休書一封道喜,而曹操撕開高飛給的書信的時候,看到最後一句,竟然寫著一行不相幹的字跡,曹操倒是不知何意!

究竟這高飛給曹操寫的最後一句話是什麼,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