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四章 獻帝的血書(2 / 2)

其實從那個軍士起身去攔住伏皇後的身勢的時候,獻帝便已經明了,這個軍士並不是冷血之人,而漢朝四百年的基業也早已深入人心,百姓的心中還是以劉姓為天子的,所以這個軍士不會不動容!

果不其然,那個軍士麵露難色,獻帝見狀,輕聲呼道,“如今朕已經被張濟幽禁此地,初步難行,天下又有不知多少唯恐不亂之人,張濟狡詐,還請搭救則個!”。

堂堂的獻帝之尊,竟然會求助一個尋常的軍士,像這種人在屋簷下,要麼削頭而立,要麼低頭哈腰,實在是人生當中不可避免,連獻帝也是一樣,有人輸得起有人輸不起,有人能夠在摔倒之後在爬起來,有人卻隻能躺在地上等死,而此時獻帝劉辯的求生欲,是無比的強烈,所以眼前這個軍士是他唯一的希望。

“在下隻是張濟軍中一個小小的卒子,雖然見不得陛下蒙塵,亦無能為力!”。

獻帝見狀,忙呼道,“馬掌雖小,未必無用,請幫一忙!”。

軍士雖然有心幫助獻帝,但是忌諱張濟,恐被發現,而獻帝端倪出了軍士之顧慮,便說道,“朕安肯害汝之性命,這裏有一張紙條,請麻煩傳給楊奉大人或者董承大人!”。

軍士見事情隻是如此,便欣然允諾了,其實這個軍士不隻是給獻帝和皇後送吃食,還要去給被囚禁在城中另一處的百官們去送飯,所以獻帝的這個請求並不為難,獻帝見眼前這個軍士應允下來,便從自己的龍袍內襟上扯下來一塊布條,咬破食指,以血作墨,數行字揮寫完就之後,折成塊狀,交給了那個軍士手中,並且叮囑道,“切勿被人發現!”。

送飲食的這個軍士,實在不敢在獻帝之處多做逗留,把獻帝給他的布條藏好之後,趕忙的離開此處,而此時,獻帝也隻能自求多福,人生有很多時候就是一場賭局,贏了就能渡過險難,輸了恐怕就再也沒有翻盤的機會了,獻帝不想再做這個傀儡皇帝了,所以他要放手一搏!

伏皇後見到陛下的手指流血,心疼不已,不過這點小痛苦跟他們之前所受的大磨難想必,簡直不值一提,所以伏皇後相信他的夫君,相信這個少年登基,被佞臣視為傀儡的皇帝會有一番大作為的,但是伏皇後也看到了他們的敵人不隻是一個張濟這麼簡單!

話說那個軍士走出圍禁獻帝之地的時候,身子略有抖瑟,而左右身邊之人問其怎麼回事,這個軍士雖有緊張,卻也油滑,連忙說道隻是偶感風寒,偶感風寒而已!

“那你一會還要去送飯,這差事便由我給你代勞吧!”,一個瘦弱的軍士問道。

其實給這幫人物送飯的確是個好差事,因為不論百官還是獻帝,都是秋後的螞蚱了,都以為他們蹦躂不了幾天了,但是張濟將軍吩咐給他們的飲食標準卻沒有下降,所以這裏麵便有些油水了,送飯之人可以偷吃一些好東西,當然是個好差事!

那個軍士笑了一笑,“不耽誤差事!”。

旁邊有人笑道,“哎,也讓兄弟們吃頓好的,恁的總是吃獨食啊!”。

軍士搪塞苦笑,繼而離開了人群,人生兩頭難,本是個普普通通的種地百姓,卻被張濟抓了壯丁,從充到軍中,本想當兵也就當兵,不想又到了戰場之上,尋常百姓的生死離別也就算了,突然又攤上獻帝的重托,這個小軍士不由得忐忑了起來,說句實話,在那段曆史時期裏,很多東西都不由人,曆史總會把一些人物卷到風口浪尖之上,比如之後出場的一些人物,如果不是劉備苦苦相逼的話,諸葛亮斷然是不會出山的,諸葛亮的想法很簡單,就是出世而不是入世,人生的悲喜劇就是這樣,說不出好壞,當然這是後話!

晚上的時候,這軍士還要去給百官之所送飯,獻帝在東城位置,而百官卻被囚禁在西城位置,所以這個軍士還是頗費了一些腳力的,當然百官的人數比較多,送飯的一共十幾個人,夥食從軍營中的夥房做好之後,便被這軍士和十幾個人送到了西城。

而那小軍士見得百官,匆匆把夥食分好,便輕輕附在一個他不認識的耳邊問道,“哪個是楊奉大人和董承大人?”。

被問話那人大驚,“汝是何人,有何企圖?”。

軍士不願做糾纏,隻是說道,“有要事!”。

這個時候,軍士旁邊卻走來一人,乃是看管這幫百官的頭頭,見這個軍士與人交談,便來喝住,“你們說什麼呢?”。

小軍士本是憨厚之人,被這背後突然其來的一聲驚到,慌不迭的回身,正是膽小莫伸手,心理素質不過硬,怎敢出來混?也不知那小軍士有沒有被發現,且看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