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五章 與張濟對峙(2 / 2)

而念及到袞州曹操,張濟或許又可以大做文章了,現在獻帝還在他的手上,他可以借此為籌碼向曹操求援,不過曹操肯不肯出援手倒是令張濟琢磨不透!

早在高飛給袞州去信之前,張濟也給曹操送去了一封信件,當時曹操在臥榻之上,正是頭疼的厲害,而兩封信紛至遝來,曹操一眼便知其意,但是頭疼難忍,無法思考,曹操命人尋來一塊冰塊,以頭覆在冰塊之上,借著冰塊的寒意,方才消除了大半的疼痛之感!

在鄆城之內被張濟放火,曹操的腦袋被烈火炙烤之後,已經有不適,後來又聽聞典韋之死,腦血上湧,兩處加在一起,導致曹操的腦袋時常疼痛不已!

曹操的頭疼病又犯了,而為了能夠做出最明智的決定,曹操以冰塊消除痛感,不過是飲鴆止渴而已,低溫可以麻痹神經,減緩痛感在神經之中的傳遞速度,不過曹操之病灶乃是頭部,頭部被冰,也會影響部分功能的!

當時荀彧在曹操身邊,勸說道,“主公不必如此,待我尋訪袞州乃至天下名醫,定能治療主公之頭痛!”。

曹操攤開兩封信,內容不言而喻,不過曹操倒是在猶豫,是助力高飛報仇於張濟,還是援救張濟以圖獻帝,或者是坐山觀虎鬥?

如果按照高飛的心思,張濟這麼狠,那就是把天捅個窟窿也得先把仇人幹死的,但是曹操卻猶豫,因為他在權衡利弊,報仇雖然一時爽,但是利益未必最高!

荀彧諫道,“張濟詭計,不能相信,高飛也非善類,不可信任,主公最好作壁上觀,現在袞州實力羸弱,不能必勝則不能出手,而高飛與張濟對決,必然會出現混亂,到時候主公再伺機出手,搶回獻帝,以策萬全!”。

曹操以為然,兩處也不給回信,隻是坐鎮袞州,靜觀其變!

曹操不動手,高飛自然料到,不過高飛沒有料到這個張濟還會恬不知恥的去求曹操援救,當初死手下的夠狠,如今卻要人家給你甜棗,實在是荒唐可笑,不過高飛知道張濟肯定是在以獻帝作為籌碼,不過有前車之鑒,曹操肯定不會輕易相信張濟的,而且現在以曹操在戰局之外的情況來看,無疑作壁上觀是最好的選擇!

高飛的軍馬在鄆城之外十裏地的地方,而高飛之所以沒有即刻攻城,反而在等,他的理由不是想要消耗張濟的糧草,而是在等待時機!

高飛的假麵狀態做的很好,所以張濟一直以為高飛想要打消耗戰,看誰先撐不下誰先死,不過張濟倒是有準備,他備下的糧草足夠堅持三個月。

高飛在等待的時機,其實簡單的很,郭嘉獻上一計,可破張濟,而高飛洗耳恭聽,以為絕妙!

張濟的王牌隻是獻帝,想要徹底戰勝張濟,隻能從獻帝的身上下手,所以高飛派人潛入了運城之內,想要借力打力。

夜色深沉之時,趙雲趙子龍身形如飛,越過運城城牆,及牆上的看守之人,轉身沒入城內,而趙雲對運城之內也不了解,摸索了一個晚上之後,方才把城內的一切兵力布置以及獻帝可能藏匿的位置打探到,而待到第二天天亮的時候,趙雲把夜行衣一換,陡然變成了運城之內的一個小兵,倒是大搖大擺的走來走去。

無人發現趙雲的身份,而趙雲利用些許錢財及忽悠的手段,便打探到了獻帝及文武百官的所在位置,而獻帝之所在難進,所以趙雲便把算盤打在了百官之內,而在跟隨獻帝跑路的官員之中,高飛特意交代了兩個人,一個叫做楊奉,另一個叫做董承,所以趙雲特別留意此二人。

趙雲混進百官的所在,利用的也是送飯這個差事,不過趙雲倒是比那個小軍士有膽識,所以並未露出馬腳,便尋到了楊奉和董承二人,還交談了幾句,而從楊奉的口中,趙雲得到了一條重要消息!

送飯的時間不能太長,所以簡略幾句話之外,趙雲便被命令離去,而趙雲出得西城,便轉身換掉了衣服,變成了另一副打扮,徑自尋到守城軍中,找一個人。

根據楊奉的形容,趙雲在眾多兵士之中很快便發現了一個長須的漢子,看此人的模樣,應該不是兵士,至少也應該是校尉一類的人物,因為他的頭頂上戴有頭盔,而尋常的兵士能有一身統一的棉服便衣便不錯了,不會穿鎧甲,更不會有頭盔,所以趙雲認定此人便是楊奉所指之人無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