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章 江東小霸王(2 / 2)

當時孫策卻從一旁閃將出來,而太史慈見狀,大呼道,“敗軍之將,不敢言勇,殺剮隨意!”。

孫策卻沒有殺掉太史慈之心,雖然他的兜鏊曾經被太史慈摘了去,孫策掀開了太史慈頭上的鐵網,說道,“子義之名,伯符早有聽聞,乃是頂天立地的大丈夫之人,安肯屈身於劉繇之下,劉繇鼠輩,不能用大將,以致此敗身死!子義當作權衡,另尋明主!”。

太史慈亦仰天歎道,“劉繇不肯用我,然大丈夫豈可事二主,太史慈謝絕孫策將軍之意!”。

當時孫策見太史慈的衣裳盡破,便脫下了自己身上的戰袍,披在了太史慈的身上,而太史慈見孫策如此,不忍動容,“罷了!昏庸之人不當為主,劉繇身死也是咎由自取,子義願意投在將軍門下!”。

孫策大喜,遂厚待之,而太史慈也忠心於孫策。

孫策執太史慈之手,乃笑道,“神亭之戰之時,若公擒我,還相害否?”,太史慈也大笑道,“未可知也!”。

太史慈與孫策之人,都是真性情的英雄豪傑,當下見麵便意氣相投,互相引為知己,而一旁周瑜走出,拍手大笑道,“恭喜伯符兄長,得此英雄!”。

太史慈見來者乃是一名美少年,便問孫策此為何人,孫策說道,“此乃吾之張子房也,周瑜周公瑾!”。

張子房就是張良,號稱有運籌帷幄決勝於千裏之外之能,為不世出的謀臣典範,而太史慈聽聞此少年郎便是周瑜,當下稽首道,“周瑜之人,子義聞名已久,今日得見,正是少年英雄!”。

正所謂好漢一堂,豪傑一幫,如今周瑜、太史慈兩人都乃是江東之不可多得的人才,都彙聚於孫策帳下,虎生雙翼亦不過如此,可見此時孫策已經在江東之地,落下了跟腳,不過掃除了劉繇,並不意味著孫策可以穩聚江東,因為孫策還有一個大敵!

孫策聚眾萬人,攻克江東之地,撫恤民眾,頗得人心,而投誠者無數,而孫策征討江東之所,並不許劫掠當地百姓,雞犬不驚,人民皆悅,都殺豬宰羊,帶酒到孫策的軍隊之中犒勞,由此,孫策已經在江東之地紮穩地盤,並把孫氏一族都接到了曲阿之地,而孫策已經把一切都策劃好,命令其弟孫權並著周泰,守住江東宣城,孫策親自領兵向南取吳郡。

孫堅育有四個兒子,長子為孫策,次子為孫權,三子為孫翊,四子為孫匡,孫堅壯年之時便殞命,孫策不得已扛起家族的擔子,而孫權隻比孫策小三歲,正好可以分擔他這個做大哥的責任,而且孫策也有意培養他的二弟為自己的接班人,所以便把宣城的大任交給孫權的手上,而其時,孫翊和孫匡都還年幼,而孫策這哥們四個之下,還有一個妹妹,喚為孫仁,而她的小名倒是為人熟知,乃是尚香,即是孫尚香,不過她此時倒還年幼,關於她的故事還在後麵。

卻說吳郡,乃是嚴白虎占據,嚴氏為吳郡之世族,盤踞此地已久,根基頗深,而孫策想要徹底占據江東之地,就不得不與嚴白虎對峙,而孫策還是心有嘀咕的,因為以現在之兵力,吳郡之兵三倍於孫策,而周瑜卻不以為意,諫道,“嚴白虎不除,江東不穩,而嚴白虎雖然兵馬眾多,但是其人無謀,不足為慮,而且彼處無猛將,伯符兄之處正是如虎添翼之時,如若不趁著此時民心所向,攻取吳郡,恐怕日後難矣!”。

孫策聽聞周瑜一言,便茅塞頓開,隨即帶領軍馬殺奔吳郡而來。

當時嚴白虎知曉孫策攻來,便派遣重兵,守住烏程和嘉興這兩個地方,而遣其弟嚴輿出兵,把守住楓橋之地,顏輿帶兵五千,扼住咽喉要道,把守於楓橋之上,橫刀立馬,靜待孫策而來。

有人來報孫策,說是顏輿阻路,而孫策欲出,其旁張昭諫道,“夫主將乃是三軍之所係也,不宜輕敵小寇,願將軍自重,勿要自將迎敵!”。

孫策稱謝曰,“先生之言如金石,但恐不親冒箭矢,則將士不用命耳!”,隨即便出馬迎戰顏輿!未知戰事如何,且看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