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章 攻壽春城(2 / 2)

劉備反省道,“為之奈何?”。

糜竺乃道,“不若奉汝南之地,尊許都之命,歸而向曹操討要一個汝南太守,則名正言順的屯兵於此,再做圖謀!”。

投靠朝廷這件事情,劉備不是沒有想過,而且以他劉皇叔的身份,確實應該歸順於朝廷之內,但是奈何當朝者乃是冀州高飛,劉備與高飛二人的深仇大恨可不比曹操與呂布二人的淺!

這個時候糜竺又道,“主公似有擔憂,曹操尚且能容呂布,高飛不能容主公乎?”。

仇恨可以暫放,利益不能長置,這也是這個時代特有的政治產物,所以劉備思慮再三,以為當今之世,沒有正當的名號絕是難以成事,此刻雖然占有汝南,亦不能取下徐州,所以便意欲在朝廷之內圖謀一個名號,再做圖事!

糜竺又獻計,說道,“如今歸而去朝廷,未必能有重用,此時曹昂正往淮南伐袁術,主公誠宜領兵同去,既誅袁術,何愁無功名!”。

劉備以為然,便使劉辟及龔都兩人留守汝南,劉備領著關羽及張飛,親自率領三萬兵馬去助曹昂。

劉備領兵會於曹營,麵見曹昂之後,亦稱呼少年英雄,當下劉備又獻上兩人首級,曹昂見之,乃問道,“此何人耶?”。

劉備笑道,“此乃劉勳、橋蕤之首級也!”。

曹昂又問,“劉大人如何得之首級?”。

劉備說道,“呂布乃令此二人權住下邳及浚山之地,不想這兩個人縱兵掠民,為害鄉裏,人人嗟怨,因此劉備舉兵殺之,造福鄉裏!”。

曹昂稱善,一麵引呂布與劉備二人相見,一麵說和,其實劉備之所以要殺了劉勳及橋蕤之人,不過是要在呂布麵前施展一個下馬威而已,想他呂布奪下徐州之恨,劉備可是不會忘記的!

呂布也早有怒色,不過是在曹昂麵前不宜發作而已,麵上稱笑,心裏早就想要殺了劉備而後快!

且說這曹昂既得到呂布相助,又有劉備來戰,正是如虎添翼之勢,不過程昱的臉色倒是並不十分的樂觀,曹昂問之,程昱乃答道,“一軍之中,既有呂布,又有劉備,兼有袞州‘冀州雙方,如此魚龍混雜,未必是幸事?”。

曹昂笑道,“程先生之言謬矣!如今曹昂以天子之名,馭四方之士,征討袁術當如探囊取物,不費吹灰之力!”。

程昱諫道,“少主未可輕敵,袁術倒在其次,當謹防冀州之勢!”。

久在權謀之中,這曹昂自然也知曉他爹爹和高飛之微妙,有製有約,所以曹昂並不敢輕用趙雲之將,乃是以呂布為前部,劉備為右翼,袞州兵馬為左翼,而曹昂親自居中,趙雲之將卻為後方,而曹昂也料算到,“量他袁術亦無有用之將,如此足可以擋之!”。

袁術亦知道高飛與曹操二人派軍來征,不想諸多打探之下,竟然發現為帥之人竟然是曹操的兒子曹昂,袁術大怒道,“曹操欺我,竟然派遣一黃毛小子前來,以為我淮南之地無人乎?”。

袁術的怒氣未消,便又聽說劉備與呂布二人亦助陣殺來,聽聞呂布率軍前來,這袁術不由得歎息一句,“這溫侯呂布安肯屈尊於黃毛小子之下,實在可恨!可恨!”。

當時大將陳蘭諫道,“陛下勿擾,末將願意引兵與之一戰!”。

袁術心喜之,乃許給陳蘭兵馬五萬作為先鋒,與曹昂之軍隊對峙於壽春界口,陳蘭當先出馬挑戰,而曹昂手下於禁走出,鬥不至十回合,這陳蘭便力怯之,撥馬欲回,於禁手裏一杆長槍使出,追陳蘭而去,馬蹄不疾,竟然被於禁從背後給捅了個透!

陳蘭既死,五萬大軍便亂了方寸,曹昂便揮兵難南下,袁術在壽春城中見得分明,被曹軍之勢大所驚,意欲死守壽春城,不想忽然來報,說是江東孫策發船攻打江邊西麵,而呂布率軍攻打壽春城東麵,兼有劉備引兵攻南城,而曹昂率領大軍破城北麵,一時間,壽春之地,已經危如累卵,袁術大喝道,“身死矣!安有他法?”。

袁術集聚一班文武之臣,商量對應之法,而群臣亦無所言,隻有雷薄諫道,“尚有他法,可以暫避其害!不知陛下肯否?”。

正是兵馬四處圍城,袁術左右難脫,不知雷薄所說者何,袁術身死身活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