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五章 意在幽州(2 / 2)

曹操聞言笑道,“不是紀靈下的手,那便是冀州方麵所為咯!”。

荀彧道,“當初高飛極力舉薦長公子為帥,便是圖謀至此!”。

“可有證據?”,曹操笑道,“我曹操不是因喪子之痛便會胡亂咬人的!”。

荀彧說道,“長公子為帥,不敢用冀州軍馬,便派遣趙雲往返許都之地,招募軍糧,當夜之時,趙雲正押送著一批糧草至於軍營,至於時間的問題,趙雲押糧剛到營內,便被程昱求援往於壽春,似乎並無時間先出現在壽春城內,誅殺長公子!”。

曹操細細體會荀彧之言,便道,“究竟是不是趙雲所為?”。

荀彧諫道,“長公子深受典韋將軍真傳,武藝萬人難當,當時壽春之地,除了趙雲其人,無人能殺長公子!”。

曹操亦聽說過趙雲之神勇,不過始終沒有親眼所見,相傳趙雲乃是“槍王”童淵之入室弟子,學藝十年,方才下山,後先投靠於北平公孫瓚,但是公孫瓚不識其才,乃被高飛誆走,至此一直效忠在高飛左右,為上將軍!

曹操說道,“冀州兩位上將,白衣將軍趙雲,虎威將軍許褚,難道皆勝於我袞州猛將?”。

當時於禁在旁,難言此事,荀彧解圍道,“夏侯惇將軍亦屬猛將,可與其二人之一一決勝負!”。

曹操略有思意,道,“若是有典韋在此,敢教高飛如此張狂!”。

於禁聽得此話,便自罪道,“末將無能,末將無能!”。

曹操乃言,“吾長他人誌氣滅自己威風,袞州之內亦有虎狼也!”。

荀彧繼續說道,“非趙雲不能殺長公子,所以事情也便簡單了,長公子出奇計以奪壽春,而趙雲旁敲側擊以知,便將計就計,待得長公子入壽春城內,這趙雲便與紀靈合謀,誅殺公子,而趙雲事成之後,便脫身而走,佯裝押送糧草之隊,於程昱處假意,繼而破城之後,先殺紀靈滅口!”。

曹操思慮再三,說道,“都是妄言之事,可有證據指出乃是趙雲下手!”。

這個時候於禁說道,“不見長公子屍身,否則見到致命傷口,必然知曉凶手!”。

曹操笑道,“諸君未免小看了高飛,他會留下自己的把柄嗎?”。

於禁說道,“難道此事就此罷手,長公子白死耶?”。

曹操道,“曹昂之死,吾早晚要跟高飛算清楚,不過不是此時!”。

當下,曹操便退下眾人,唯獨留荀彧於身邊,荀彧乃道,“主公還有打算?”。

曹操道,“欲除高飛久亦,不知有何良策?”。

荀彧道,“高飛殺長公子,為何不殺主公?”。

曹操回答道,“吾身不在險,無可乘之機,難道高飛不想殺我曹操,獨霸朝綱?”。

荀彧搖頭,說道,“高飛之所以敢殺曹昂,不敢殺主公,更有深意,如今之勢,主公與高飛二人共掌朝綱,互分左右丞相,明麵和善,實則暗地相爭,然兩隻老虎占據一個山頭,殊不知這山頭之上,還有一群猴子,主公以為虎者誰人?猴者誰人?”。

“兩虎乃是冀州高飛與我曹操,猴子乃是許都之內的群臣百官!”,曹操說道,不過荀彧倒是反駁道,“這猴子卻不是群臣百官,乃是當今聖上,聖上屈尊於許都之內,上有兩位丞相視為傀儡,下有天下百姓奉為天子,中間還有一群糊塗諸侯,左右不知何為,獻帝其人乃是最希望兩位丞相互相殺戮爭鬥之人的,待到兩敗俱傷之時,獻帝劉協便可以真正的稱為天子!”。

曹操聞言,不解道,“難道殺子之仇不報了?”。

荀彧言否,“長公子之仇,不可不報,不過不在今日!”。

其實荀彧所言,全部正確,不過荀彧倒是沒有說出高飛為什麼要殺曹昂,按理來說,高飛與曹操二人在此時是最不應該相鬥的,但是為什麼高飛會派趙雲於壽春城內擊殺曹昂,惹怒於曹操,其實事情的原因很簡單,因為高飛在謀算曹昂的時候,已經把眼光落在了幽州境內!

取下公孫瓚之幽州地盤,是高飛早就打算好的,而且近日高飛與曹操二人能搞出這麼大的動靜,發兵於壽春,討伐袁術,其實還有一個原因,便是公孫瓚與袁紹二人早就起了爭執,正打的不可開交,所以袁紹並沒有來找冀州及袞州的麻煩,袁氏兩兄弟一直是高飛的眼中釘肉中刺,所以除掉袁術及袁紹的最好時機,便是現在,此時袁術於淮南之地,已經沒了氣候,而袁紹在河北倒是經營的不錯,而高飛意欲借用幽州公孫瓚之力,來打壓河北袁紹,不過高飛能夠動手的前提是,許都之內不會出現亂子,所以高飛選擇計殺曹昂,以失曹操之臂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