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九章 田豐說公孫瓚(2 / 2)

聽聞此言,袁紹倒是頗以為然,接過那封信件之後,便說道,“信我已經接下了,你去吧!”。

那送信之人,見得袁紹親手接過信件,便從腰間擎出一把短刀!

當時袁紹大喝道,“汝意欲何為?”,隻見到那送信之人,右手持刀,自刎喉嚨,撲哧倒地!

袁紹身邊早就湧上來數百個軍士,以為乃是刺客,不想竟然自戕而死!

田豐早就躲到一邊,見其人已死,便湊到了主公袁紹的身邊,說道,“看來這信件之中,必然乃是重要之事,否則此人不會自戕而死!”。

袁紹驚愕未已,此刻倒是想到了手中的信件,便展開相看,而袁紹之神色不定,對田豐說道,“信中真假,還未可知!”。

田豐接信而看,倒是喜形於色,“此言必真,想那高飛與曹操二人,居廟堂之高,儼然淩駕於獻帝之上,楊奉作為漢室之忠貞之臣,必然欲除高飛與曹操,所以此言必真!”。

袁紹又道,“此刻高飛身在代郡,以軍馬劫之?”。

田豐說道,“當遣上將顏良文醜,於夜色之中,帶兵劫營,必敗高飛!”。

袁紹笑道,“如此最好!”。

卻說此時,田豐身著主公袁紹之親筆信,親身往上穀而去!

公孫瓚與袁紹為爭奪上穀之地,征戰不休,而此刻袁紹為了全神貫注於對付高飛,便意欲與公孫瓚休戰,把上穀之地想讓,以期與公孫瓚言和,有可能的話,袁紹還是希望可以與公孫瓚聯手,共同對付高飛為最好!

主公有意,為臣者就得順其意,所以這田豐便自告奮勇,往上穀之地,親見公孫瓚,言說罷兵言和之事!

公孫瓚對上穀之地誌在必得,所以重兵來戰,而上穀之地,原本便隸屬於河北之境,此時有讓地之意,所以袁紹隻以輕兵據之!

田豐抵達上穀之地,便往公孫瓚處傳意,意欲麵見公孫將軍!

公孫瓚亦聽說袁紹有讓城之意,便欣然請田豐入得軍營之內,見得田豐之後,公孫瓚乃言,“吾久聞田豐田之名,袁本初之肱骨也!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隻是不知元皓此來何事?”。

田豐笑道,“無名之輩,不敢比之於將軍,元皓奉主公之名,乃是與將軍商討上穀之地之事!”。

公孫瓚亦笑道,“上穀之地,久有糾紛,袁本初未來河北之時,這上穀之地乃屬幽州境內,不過後來被本初兄弟占了去!今日某不過是想討要回來而已,本初何故如此為難!“。

田豐亦知曉其中之事,說道,“幽州與河北接壤,久為兄弟之勢,今日竟然為上穀一地,而兵戈相見,實在有傷兄弟之情誼,我家主公眷念公孫將軍英名,願把上穀之地歸還於將軍!”。

公孫瓚聞言,倒是略有疑色,“元皓不是誆騙於我吧!”。

田豐陡然笑道,“欺天下之人,亦不敢欺公孫將軍,此乃是我家主公的親筆書信,若是公孫將軍肯答應一事,莫說一個上穀城,河北之境,還許給將軍四座城池!”。

公孫瓚倒是大笑道,“還有如此好事?”。

田豐說道,“城池雖好,得之亦難!”。

公孫瓚問道,“要我答應你何事?餘下的四座城池又是什麼地方?”。

“公孫將軍莫急!先聽聽我這條件!高飛舉兵來犯河北之事,將軍不會不知道吧?”。

公孫瓚笑道,“此刻高飛已然兵馬屯於代郡,我公孫瓚如何不知!”。

田豐明人不說暗話,便道,“隻要將軍肯與我家主公聯手,共同對付高飛,便再許給將軍平陽、河內、漁陽、平廣四地,將軍唾手可得豐饒四城,何樂而不為!”。

公孫瓚坐立於軍帳之內,左右盡皆帶甲軍士,而公孫瓚左手擎住腰間之佩劍,右手提起一杯酒水,敬於田豐,田豐亦舉酒杯應和道,“將軍誠宜思之,高飛者,虎狼甚於董卓,河北與幽州之地,親如兄弟,當合力謀之!”。

公孫瓚酒杯盡飲,而空杯於手,突然落地,一聲幹脆利落之聲發出,其時,軍帳之內的軍士,刀槍在手,盡皆怒目田豐,幾欲殺之!

而公孫瓚倒是手勢攔住,問道田豐曰,“高飛來犯,汝便許我上穀五城;若是高飛去時,豈不是說話如放屁!”。

當時田豐見左右軍甲盡出,略有顫栗,繼而公孫瓚並未發難,田豐倒是神色稍微舒緩,隨即便哈哈大笑,笑聲不止!

公孫瓚擎出腰間之劍,抵在田豐脖頸之上,厲聲說道,”再笑一聲,便頭顱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