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九章 潰敗而逃(2 / 2)

隱藏在幕後,這種事情對高飛來說未必不是一件好事,現在公孫瓚已死,河北公孫瓚不會聞不到消息,到時候高飛再想要隱藏身份,可就是難上加難了!

幽州大部以平,除了涿郡與北方四城之外,再無威脅,不過公孫瓚已然身死,這涿郡之內更無一點兵馬,不住為慮,至於北方四城,高飛也早就有打算,不虛武力解決,隻要許下高官厚祿,對方不會不投誠而來,如此,這幽州的地盤便徹底姓高,不!是姓哥舒以及歐冶的了!

對於熊大王的姓氏,高飛還真是一無所知,不過且在這裏埋個伏筆,後續會有相應的解釋。

卻說公孫義在鄒丹的護佑之下,領著數百人,艱難的逃出右平城,而出得城門之後,亦不見有兵馬追來,當時鄒丹亦快步趨上,見得公孫義無恙,方才把提在嗓子眼裏的心落了下來!

公孫義把心中疑慮說了出來,而鄒丹倒是不以為,“已然脫身,接下來的去向倒是尤為重要,且不知大人有何打算?老虎也有打盹的時候,高飛大意放得大人出城,倒是一件好事,且得從頭商議,好為我家主公報仇雪恨!”。

公孫義以為然,不過現在的情況倒是不容樂觀,依舊在右平城範圍之內,所以公孫瓚與鄒丹等數人,又向西逃竄出數裏地,方才止住歇息片刻,當時公孫義乃說道,“涿郡之內既無糧草也無兵馬,不可歸去;北方四城盡皆維諾之類,不堪大用,亦不能信任,為今之計,隻有歸於上穀城中,方為周全!”。

鄒丹等人以為有理,而且上穀城乃是公孫義駐紮之本營,倒是貼合現在之狀況,不過鄒丹倒是有個疑問,“上穀城迫近河北,如若袁紹聽聞幽州之事,會不會心生歹意!”。

公孫義笑道,“有袁紹來最好,想那袁紹最恨高飛,到時候假借袁紹之兵,正好對付高飛!”。

鄒丹乃有疑色,“難道是大人想要投靠於袁紹?”。

公孫義搖頭,“權宜之計也!高飛乃是龍蛇,袁紹亦虎狼!皆不是善類,想我大哥遊弋兩邊,卻不得善終,吾必報此之仇也!”。

公孫義在馬上,鄒丹及數百人步行,繞西往東而去,兩日之後,便抵達上穀城中。

“總算是脫險了!”,入得上穀城中,公孫義不由得感歎一句,繼而便在城內休書一封,往河北袁紹處送去!

其實不用公孫義多此一舉,幽州之內的事情早就傳到了河北之地,而袁紹始終不敢相信,這幽州的烽火遍地,究竟是不是高飛搞的鬼?

有時候信息太多,就會擾亂思維,而袁紹在接到公孫瓚之信件的時候,倒是疑心的很,乃對田豐說道,“高飛究竟在代郡之中,還是在幽州之所?”。

其實代郡和幽州兩邊的煙霧彈,都放的足夠多,而且在袁紹一方幾番試探之下,皆以為高飛在代郡之內無疑,若是沒有幽州之事也就罷了,偏偏這個高飛能在兩地同時出現,倒是令袁紹狐疑不止!

田豐立在袁紹之旁,乃用毛筆蘸下數點黑墨,於紙張之上寫下數字,而袁紹看時,乃大喜道,“元皓之語甚妙,當用此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