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於瓊與韓猛二人領高飛之令,即刻便調譴軍馬往汝南而去,而這時高飛倒是笑道:“汝有張良計,我有過橋梯!”
當即之下,高飛便對許褚及華雄二人說道:“隨我到小沛一去!”
下午的時候,高飛便到了小沛,當時關羽出城相迎,不過高飛麵露悲切之事,關羽見狀,倒是疑心,便問道:“不知大人可有憂心之事?”
未及高飛說話,一旁的許褚便說道:“事有不測,事有不測!”
關羽視之許褚及華雄二人,又問道:“此二位將軍不是隨我大哥往雁門關剿匪,怎麼會先回來……”
未及關羽說完,高飛倒是張口道:“劉使君他,陡遭禍事,被一夥山賊給殺了!”
關羽大愕不已,當即便呼道:“不可能,有三弟在我大哥身邊,何人能害我大哥?”
高飛悲戚不已,倒是命人拿出一個木盒,裏麵裝著一個五官難認的人頭,高飛便說道:“此便是劉使君之頭顱,至於張飛其人,亦流散不知去處!”
關羽見到木盒之中的人頭,整個重棗一般的臉色,已經發黑發紫,雙手捧著那個難以辨認的人頭,悲愴不已。高飛倒是勸道:“還請雲長節哀順變!”
高飛之所以要假造劉備的死訊,不過是想要渾水摸魚而已,畢竟劉備害他一萬軍士性命,高飛的這一點還招,並不算惡劣!
高飛之所以斷定關羽不知劉備其事,亦不過是猜測,不過從現在看來,高飛猜對了,畢竟劉備如此機密的謀劃,不會言說於一個不參與其中之人,所以正中高飛下懷!
其實高飛假造這麼一條消息,究竟會有多大的效用,高飛也不甚明了,就像高飛沒有料到這劉備會兵行險招一樣,汝南是劉備的大本營,經營日久,而高飛也有理由相信,雁門關之下的周倉及廖化二人,亦投在劉備帳下!
劉備已然羽翼漸豐,而高飛倒是暗恨道:“放虎歸山,禍必大矣!”
且說淳於瓊及韓猛二人,領兵五千,即刻奔赴汝南之地,而到汝南之時,除了許褚等一萬大軍得屍首遍地之外,再無一人!
當時淳於瓊把這個消息傳給下邳城內的高飛,高飛倒是不以為意,乃示意於淳於瓊:“先在汝南駐軍四五日,屆時在歸!”
四五日之後,淳於瓊及韓猛二人領兵歸於下邳城內,而淳於瓊手中倒是擎著一個人頭,一入城便對城內百姓喊道:“此乃殺劉使君之匪首之頭,已被我割下,現懸掛於城牆之上,以儆效尤!”
高飛早就料到這劉備必然會逃之夭夭,而之所以還要派遣淳於瓊等人領兵前去汝南,不過是虛晃一槍,借著一點陣勢,以劉備身死之消息傳遍全城,再以匪首被戮作為勝利之舉,倒是高飛想要拉攏關羽之計!
關羽其人,對劉備死心塌地,高飛想要拉攏這個人,難上加難,不過高飛亦有自己的盤算,即使不能拉攏這關羽,也要給劉備製造點障礙!
身在小沛之地的關羽,聽聞殺害自己大哥的凶手已經被戮,當即便趕到下邳城內,對高飛其人稱是不已,“當年在桃源之內,我與大哥、三弟歃血為盟,結為異姓兄弟,相約同生共死,福禍同當,不想大哥身為皇室之胄,竟然遇害於山賊土匪之手,我關羽惶恨不已,如今凶手已然被高大人所殺,關羽願從之!”
礙於劉備尚在死訊之中,所以高飛並未表露出很大的歡喜,隻是說道:“我與劉使君互為兄弟,劉使君之手足,便是高飛之手足!”
高飛在溫侯府上,為劉備準備了一場喪事,算是安慰關羽之心!
話說兩頭,且說在河北之內,曹操早就兵臨城下,而袁紹焦慮不已,便對左右郭圖和許攸說道:“為之奈何?”
河北之地,地大物博,糧草豐茂,本是一個強盛之地,不想再袁紹手裏數年,打了不殺不小的數場戰事,無一能勝,盡皆落敗,尤其是與高飛對峙相互敵,更是慘敗不已,所以數年下來,河北之地的實力早就江河日下,從之前的帶甲數十萬,到現在隻有不到三四萬的軍馬,可謂是由盛及衰之能事!
曹操攻城,袁紹已然憂心不已,正在此時,早有軍士來報,說是身在大牢之內的淳於瓊已然被韓猛將軍劫獄而走,不知去處!
袁紹聞言,大怒道:“淳於瓊叛我,韓猛便是同黨,不殺剮此二人,難以解我心頭之恨,速速派遣軍馬追擊!”
那兵士倒是惶恐答道:“此時已無兵馬調用,河北全部,盡皆身在城外迎敵於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