丞相府上的一出鬧劇,須臾之間便被平靜了下來,而左右近侍圍上曹操身旁,擦拭鮮血,而曹操倒是不以為意,乃說道:“孤的頭疾之痛已經消了,汝等且退下吧!”
曹操的威嚴,府內之人誰不知曉,所以在拖下去吉平之屍之後,曹操麵前,似乎並無一人。
曹操用手摸了摸臉上的血跡,神色如山。
曹操在丞相府內遇刺的消息數個時辰之內,便傳遍袞州上下,雖然太醫吉平已經被誅,但是似乎曹操的傷勢不輕。
此時盤踞在被淹掉的冀州之內的劉備軍馬,倒是早早的聽到了這一個消息,當時便得意不已,現在之勢,高飛病重,曹操傷重,如今北方的兩隻老虎都是力怯的時候,正好是劉備可以大展拳腳之機,機不可失失不再來。
曹操在府內遇刺,加上之前中箭的冀州兵甲,如此種種,盡皆把矛頭指向現在身在青州的高飛。
袞州之內,將軍典滿與夏侯惇等人盡皆怒不可遏,在軍師荀彧的指使下,傾巢出動八萬兵馬,兵臨青州城下,似乎那覬覦袞州兵甲的賬要算在高飛身上,就連右丞相曹操遇刺的事情,也肯定是高飛所為,所以現在之勢,袞州與青州勢不兩立。
青州城內的將軍許褚與趙雲也不甘示弱,見得袞州方麵派遣大軍來戰,當即便點齊軍馬五萬,與城下的袞州軍馬對峙,似乎還有一場小戰,所以沒什麼勝負,但是大戰的局勢已經不可更改。
伏兵在冀州之內的劉備見得此等境況,不由得滿心歡喜,當即便對張繡說道:“再等上兩日,那高飛與曹操二人必定兩敗俱傷,到時候我等軍馬再出,定能一錘定音,一統北方。”
張繡深以為然,便附和道:“玄德妙計,克下北方,隻在須臾之間!”
劉備與張繡二人雖然是因為反抗高飛與曹操才走到一起的,不過這兩人也是貌合神離,尤其是張繡其人,軍馬不如劉備,手下將領之勇猛也不如劉備,所以這張繡一直在劉備麵前示弱,實際上他已經開始在琢磨得到北方之地之後,如何再從劉備手中,得到最大的利益。
此時此刻,那劉備心中也有盤算:“這張繡不可小覷,待到功成之後,當除掉此人……”
袞州一方,夏侯惇領軍,典滿、夏侯淵、李典、樂進為將,而青州一方,許褚為帥,趙雲、張遼、張頜、華雄、高覽、韓猛為將,陣勢上可以說是勢均力敵,而軍馬數量上,也相差無幾,儼然這場戰爭應該是相當慘烈的。
第二日清晨,於青州之下,高飛軍馬與曹操軍馬展開了一場大戰,殺的是昏天暗日,據說兩方軍中的幾位大將也橫死戰場,雙方兵力消耗過半,而青州城下,似乎墳場一般。
打探到戰場上的消息,這劉備便已經準備動手了,如今的戰場有兩處,一處是廝殺正緊的青州城下,另一處便是曹操的大本營袞州,劉備想要一口吃下北方,這兩個戰場就得一起下手,所以劉備準備兵分兩路,他自己裹挾軍馬一萬,去攻袞州;而張繡率領軍馬兩萬,去奪青州。
劉備的這番安排,倒是有他自己的打算,此時此刻,袞州空虛,所以他隻要一萬兵馬,便有信心取下袞州城,剮了曹操其人;而青州城下,雖然高飛與曹操兩方大戰正酣,且各有敗勢,所以仍不可小覷,所以劉備派遣精銳之士兩萬,去截殺這兩路軍馬,順便攻下青州。
張繡隻有兵馬一萬,而另外的一萬兵馬,乃是由劉備的三弟張飛,及新晉招來的大將廖化帶領,其實劉備的這番心意,張繡哪裏看不出來,有張飛、廖化這一萬人來牽製自己,他倒是不敢做出什麼明目張膽的事情,不過將計就計也好,這張繡倒是在心裏安排出了一個計策,倒教劉備不會如意。
大計已經商量待定,劉備與張繡兩方軍馬,便依次而行,而臨行之前,那劉備倒是對自己的三弟暗中囑咐一句:“大戰在即,戰事慘烈,倒是在青州城下,刀劍無眼,想來那張繡將軍,死於刀光劍雨之中,也在常理之中。”
張飛會意,當即便說道:“張翼德明白,隻是有一事不知,二哥現在身在高飛身邊,若是去打青州城,必然會與二哥碰麵,到時候三弟應該何以自居?”
劉備神色陰鬱,乃說道:“若是二弟阻攔,你提之大哥未死,若是雲長不從,當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