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五、回味(1 / 1)

隨手攤開一本書,無心的翻到靜心齋所在頁。幼時讀書隻是為了應付老師及父母的考察,現在讀來更多的是回味,我承認自己讀書讀的甚少,連最基本的囫圇吞棗都沒做到,而且還愛到處炫耀其資本。在這一路匆匆的走來我不斷的回味、不斷的憧憬以前的美好。有人說“人生就是一場修行”,我似乎認同這點,我不斷在漫漫人生路上結識與忘記以前的人或事,在不斷的提升自己的時候,同時也在不斷的懺悔、默默回味著無法原諒的內心世界。

初入中學的我是桀驁不馴的、是張揚的,沒有人能使我停止瘋狂。徐君的情況與我截然相反,徐君是寧靜的孩子,我不大安靜,而在諸多的生活檢驗下我成了徐君,我懷疑這是不是被徐君的影子所束身,或者是一種咒語。徐君在陌若的世界中獨自旅行,獨自體驗人生的種種,有時,我在思考,一個孤獨的人思想是怎樣的?是怎樣思考、怎樣在這世界中艱難步履前行的、又是以何種的方式抉擇。這些我都一無所知,我估計他們是摸索著的吧!

記憶像藤蔓一樣纏繞,你越驅逐它,它纏繞的越緊。我在鶴鎮的回憶除了與徐君的快樂,還有說不出得惆悵。“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回味昔景,曆曆在目的起因、經過、結局,無論最後的結局如何,是成功還是失敗的都成過去,隻有在無聊時偶爾憶起。

小時由於沒足夠的資金,隻能用信件來往通信,現在隻需在冰冷的鍵盤上簡單的敲下幾個字即可,但最後還是少了許多的韻味,我亦不大知道少了什麼,總感覺內心是空蕩蕩的。現在還保存著以前與徐君一遝的信件,其中大部分是我離開鶴鎮時在外麵與徐君的來信,我把這視作是我的記憶。信件大部分早已泛黃了,有的字跡早已模糊,我生平字跡一直潦草,以至於在後來的大學我們毛概老師把我後麵一個字喊作請,時時娛樂一下大眾。

永川曠野的秋天還是來不動聲色地來了,而我所在的永川遠遠沒有鶴鎮的秋更讓人親切。永川的一年四季隻有夏冬沒有春秋,故有人半開玩笑似地罵道“春天小姑娘,重慶瘋婆娘”,在傍晚更看不到黃昏的美景,更別提夜空中的星星,少點黑色的霧霾就是最好的禮物。這樣說也不大好,畢竟我曾在這裏留下過我的足跡和難忘的夢。柏油馬路兩邊至少還有紅燈酒綠的景色來彌補我內心的空虛罷了,不時還有小酒巷子裏也有人在不停地吆喝自己的生意,農作的工人約好一起到酒館裏喝點小酒來解脫一天的勞作,這就是生活吧。我站在路燈下回味以前的種種,眼眶不時濕潤像清晨的露水滴露,我悄悄地回避,不讓任何人看到,我搖搖頭吐出一口熱氣,最後自言自語說這就是生活吧。

有人常說生活是無奈與選擇共同構成的,我估摸著隻有在漫長的歲月中才會看清生活的真麵目。我期許像風一樣自由,的而徐君期許是生活中斑駁的美麗色彩,哪怕是有殘缺、瑕疵亦罷,或許正就是如此才格外珍藏、格外回味以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