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匠們則依命分成數隊,深入各地為百姓們,免費看病療傷。同時宣揚各種保健知識,如水要燒開的等等。
而炳原的講學院,亦在各個縣城中尋址成立。實行有教無類的教育方針和理念,無論大人孩、男女老少,隻要是有誌向學者,皆可前往聽課。並備得有夜校,以方便人們的求學時間。
在各內政中最重要的糧食方麵,因為此次徐州送來的輜重頗豐,加上華飛掃平各處盜賊後,又所得不少。
且百姓們亦能響應華飛的號召,盡力的摘果捕魚的自力更生。因此,一時倒也無憂。
而在大勢安定後,華飛又命麾下的士卒們,幫助各處的流民和窮苦的百姓們。
選地勢看風水的,在各各麵南背北的高地,伐木造屋的大造出保暖通風的廣廈千萬間,使得汝南寒士盡開顏!
同時,也進一步的加深了軍民的融洽相處,呈現出一派軍愛民來,民擁軍的軍民魚水情。
至於人們的出行方麵,在龔都與何儀的努力下。汝南各處已是橋梁廣設,道路平鋪。大大的方便了人們的出行。使得生產效率,也得到了極大的提高。
隨著一項項惠民內政的施行,汝南的大人們、孩子們、老人們、婦女們、無不紛紛的都露出了,久違了的溫馨而快樂的笑容。
在軍事方麵,華飛亦是沒有一絲的放鬆。西平歸來的張得梅,已奉命派出了大量的力士們,喬裝打扮的潛入淮南,刺探打聽著袁術軍的舉動。
平定東方諸縣歸來後的許褚與,傷勢痊愈後一心想要報恩的何曼,也被華飛任命為其中軍的統兵大將。
隨後,華飛與各將抽空研究,譜寫軍事訓練教材大綱,想辦法讓自己的軍事實力,更上一個檔次。
虎將太史慈久居遼東,對騎兵的訓練極有心得,他建議把其麾下的騎兵部隊,訓練成善騎射的弓騎兵。
華飛認為騎射,即能揮騎兵的度優勢,又能避免人馬的傷亡。乃是極佳的騎戰方法,遂一律照準。
他更是竭力的回想著,後世名震下的蒙古騎兵的,各種作戰方法。與太史慈一同研究探討,並著手編寫騎兵的訓練教材。
而在步兵訓練方麵,尉曹陳到,則讓他大吃了一驚!因為,這陳倒平時不聲不響的,華飛雖知他極有練兵的才華。
卻不曾想到,陳到對各種陣法與地形的結合,竟然極為熟悉。甚至還對太史慈的騎兵訓練方法,提出了‘散星陣’與錐形陣結合的訓練方法。使得騎兵的機動能力,更加突出。
且其人悟性極高,往往華飛一,他就能給你來個反三。他更是在陣法的基礎上,提出了嚴明軍紀為第一的,治兵理念。
華飛大喜之下,當即委任陳到,進行步兵訓練大綱的譜寫工作。與太史慈名副其實的負責,全軍的軍事訓練。
大練兵的熱潮,亦隨即轟轟烈烈的展開。一時,汝南的三十七縣,呈現出了一派欣欣向榮的景像。
而來自徐州的麋芳,已在華芬的幫助下,大量的收購了汝南用不著的特產,滿載而歸的向著徐州出。
同時華芬再獻良策,她以淮河的地利為根據,建議華飛派出使團。帶著竹子做成的桌椅,和鐵鍋等稀奇之物。進入西方富裕的荊州,進行糧食等物的交換。以彌補汝南,因時間不足帶來的糧食短缺。
華飛得策輒行的,在與魯肅等人商議後,認為此法極佳,並且可以爭取與劉表結盟。而因為考慮到坐鎮荊州的劉表,乃是一個極為尊重名士的人。
因此,華飛派出了名士炳原為使,並派出度奇快的何曼,統率著一隊精兵護送使團。取道江廈郡,前往荊州襄陽拜會劉表,爭取締結為盟友關係。
華飛親自引兵護送著炳原,至羅山一帶。並叮囑外交以雙方互利為主,若是不能結盟不要強求,隻須達成雙方好感便可。
秋,九月十五。張得梅獲得了,淮南袁術方麵的軍事情報,華飛隨即召集諸曹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