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5章憑淮河陳兵下蔡(2 / 2)

當然有河必有渡,在這段近千裏的淮河流域東部,處在汝河之東的富波縣城東麵,就有一處古渡口,名為安風津渡口。

華飛轉著佛珠,根據這些地形和袁術的心性,很快的作出了判斷與謀劃。並迅的下達了調軍命令。

於是,數騎快馬‘哧啦啦’的帶著勁風,迅的自平輿城中奔出,分奔向各個方向。平輿城內外,也隨之人喊馬嘶之聲大作。華飛麾下的各部精兵們,紛紛的依令而行。

秋,九月十六日,正殺氣騰騰的領著十萬大軍,從壽春直奔下蔡縣城的袁術。接到了前方斥候的回報。

處於壽春之北的,淮河北岸重鎮——下蔡縣城,城上旌旗招展,總兵力約達兩萬餘人。且在下蔡縣城至潁水之間的,數百裏淮河防線上。

還有著東萊虎將太史慈,統領著的四千餘精騎,正在沿江一帶虎視眈眈的,來回巡視。

袁術聞言‘嘶!’的,倒抽了一口涼氣!他雖然驕狂成性,然而自黃巾之亂以來,雖然是屢戰屢敗,但終究不能他,不算是個久經戰陣的人。

他自思,這下蔡縣城,南臨淮河,本就是個易守難攻之地。而他之所以會往這處來,不外是因為此城,地近壽春。

且早期的情報上,此城僅有華飛麾下的一員下將,帶著一千精兵和五千屯田兵在此地鎮守而已。

像這種離得又近,兵力防守又少的城池。他覺得完全可以迅的拿下,做為北上汝南三十七縣的跳板。

然而他萬想不到的是,這華飛竟然像是他肚裏的蛔蟲一般的,先一步就猜到了他的想法。竟然先他一步的,把兵力增加到了兩萬餘人之眾,且還派出騎兵在沿河巡視。

失了先手的袁術,恨得牙癢癢的望著北麵,好一陣的切齒。正在此時,又有一路斥候歸來,給他帶來了富波縣城方麵的消息。

當袁太聽得,華飛竟然在富波縣城,也屯有兩萬餘重兵把守,並且在兩城之中的安風津渡口,也屯了兩千餘精兵鎮守時。

袁術得知華飛,竟然在這兩座縣城和一個渡口之上,都做足了準備。不由得暗暗叫苦!,他久經戰陣,自然也知道每逢大軍渡河,有士卒們前頭部隊,剛剛上岸還來不及布陣之時。

若是敵軍於此時突然迎頭痛擊,或是由後追擊,則大軍必亂。這種戰術,在兵法上被稱為‘半渡而擊!’

眼見得華飛有了準備,他先是呆滯了一會兒。突然,一手扶劍一手指北方的,放聲怒罵道:“該死的華匹夫!我誓殺你!”

然而袁術能雄據一方,除了倚仗著先祖的餘蔭之外,終究也還是有些本事的。在一番怒吼之後,他慢慢的冷靜了下來。

他很快的就指揮著大軍前進到淮河南岸,麵對著下蔡縣城開始安營紮寨。並擺出準備強渡淮河,硬奪下蔡縣城的形勢。

卻暗暗的命大軍,束草為人紮棍為腿,立於離下蔡縣城稍遠的地方。並命敗將陳蘭領軍一萬人,駐守於軍寨的前方,每日做出準備渡河之勢,並嚴防敵軍的探子。

而後,他在夜色降臨後,命令全軍不得點火。悄悄的在夜色中撤出了軍寨,摸黑後撤了近十裏的路程。

九月十七日午後,袁術率領大軍撤回了壽春。心知華飛精兵不足五萬,又分兵拒守的他,隨即命令快騎出城。

火前往臨近安風津渡口的霍丘縣城,通知霍丘令,馬上著手準備好渡河的工具。

而後,他親領著全軍再次出城。一路潛行的迅向著,華飛防守的弱點,隻有兩千精兵鎮守的安風津渡口急行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