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4章 天啟新貴(四)(1 / 2)

劉時敏有些焦急的看著坐在亭中“聊天”的天啟帝和張振嶽,到不是他有什麼急事要稟報。事實上隨著魏忠賢的崛起,需要皇上處理的政務本身不多。至於安全問題,張振嶽在麵聖之前,其背景就已經被錦衣衛調查的一清二楚。包括在覺華島有一個叫布木布泰的蒙古科爾沁部落的貴女懷上了張振嶽的孩子這等隱秘之事都被錦衣衛直呈禦前了。加上張振嶽隨行的蕭嚴等人都在會館為錦衣衛嚴密監視,所以張振嶽弑君的可能性也是不存在的。真正讓劉時敏有些擔心的是天啟帝那本不康健的身體。

“咳咳”天啟帝終於覺得累了,張振嶽已經把他挽救大明的想法說完了。天啟帝卻不知道該如何作答,他想了想擺擺手道:“今日就到這裏了,你下去吧!”

張振嶽躬身口呼萬歲後,背身走路退了十步之遙才轉身,劉時敏看到這裏才連忙推了推王體乾:“陛見完了,王公公。”

這接下來自然是王體乾帶著一幹太監護著皇上回宮休息,而劉時敏依舊負責送張振嶽出宮。

“張將軍前途無限啊,咱家在這大內當值這麼多年,還是頭一回見著皇上在禦花園召見大臣。”見識了皇上和張振嶽的談話場麵。劉時敏對張振嶽的語氣自然是客氣了許多。

而張振嶽現在卻是一頭霧水,雖然來自後世,而且自認是見多識廣。可是剛才自己冒著巨大的政治風險把自認可以挽救大明的想法向天啟帝和盤托出後,天啟帝卻是良久不語。

唯一讓張振嶽安心的就是天啟帝開口讓自己退下前還交代了一句,方才所言不得入他人耳。這個意思就很明確了,張振嶽起碼不用擔心被滅口了。

劉時敏是個人精,雖然他不知道皇上跟眼前這個年輕的將軍說了什麼,但是在他看來,這個將軍將來的前途是不可限量的。

千萬別以為太監因為集體缺少了一個玩意就同病相憐,抱成一團。在唐代或許還有可能,在明代絕無可能。是人,無論是男是女,或是不男不女,都有拚命向上爬的欲望。踩在別人的頭上,一覽眾山小才是快意的人生。所以劉時敏有劉時敏的想法,這也是為什麼魏忠賢百般拉攏,他都不肯上船的原因。

知道汪直、劉謹這些昔日著名大太監典故的劉時敏心裏跟明鏡似得,這年頭上船容易下船難,所以他不但不會上魏忠賢的船,相反,他還盼著有朝一日,自己能取魏忠賢而代之了。

可要取代魏忠賢可不光是靠皇上的寵信就能做到的,不然為什麼在朝中風光的是魏忠賢而不是王體乾呢?關鍵還得在外朝有人!別的不說,魏忠賢就有顧秉謙之流撐著,不然他如何能和東林黨鬥,光是一個百官集體申請辭職,皇帝就得殺魏忠賢以平百官。

劉時敏想來想去,自己缺得就是外朝沒人。可這人也不能隨便找一個就頂數啊,這朝中的大臣哪個是沒有背景的?哪個又是好拉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