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啟帝算是對得起張振嶽了,不單單是權力上大放特放,不單單是把他招為駙馬安排退路(雖然這個退路張振嶽壓根瞧不上),甚至連著婚禮都是皇帝特旨讓內監操辦的。因為有皇帝旨意的緣故,連號稱九千九百九十九歲的魏忠賢魏公公都不得不掏出一筆銀子,置辦了一份厚禮送到張府,坊間流傳魏公公為此心痛了好幾天。要知道向來隻有他收禮的,還真沒瞧見他去送禮的,張振嶽這裏算是開了先河了。
張振嶽才不管你是不是開了先河呢?在他看來,誰的禮都能收,偏偏這魏忠賢的收不的!到不是怕魏忠賢不高興,而是這天啟帝扳著指頭也沒幾個月活頭了,到時候魏忠賢就是眾矢之的,自己現在收了他的禮,到時候說得清嗎?還不能不收,畢竟人家還能折騰幾個月,唉,張振嶽下南洋找退路的決心再度加強,誰也別想攔了。
大婚前一個,太醫院的醫政總算是按照張振嶽提供的方案把“牛痘”搞出來了。到不是畏懼張振嶽的官位多高,就張振嶽這個屁官也就放在南京那邊嚇唬嚇唬人,擱在北京比他牛的海了去了。主要還是銀子發揮了作用,張振嶽為了這玩意可是足足掏了三萬銀子。實際上張振嶽還不光是打算讓烏恩其他們這一千五百多蒙古人接種牛痘,他還計劃在在跟隨自己下南洋的全軍都給種上,這個時代水土不服和各類瘟疫是阻礙人類文明進步的主要障礙。
這件事情到是提醒了張振嶽,要下南洋,醫生也是必不可少的先決條件。
除開這件事情,張振嶽還悄悄去了一趟劉若愚的府邸,談來談去就談了一件事,就是想辦法要讓天啟帝通過“遠征南洋”的計劃。
張振嶽沒敢對劉若愚說實話,隻說是打通商路。劉若愚很是不理解,若隻是打通商路,何須你這個一個總督親往:“明德啊,這個今時不同往日了,萬歲的身體不太好,你這個時候下南洋,萬一時局有個什麼變動當如何是好?”
張振嶽差不多是劉若愚在朝中最大的實力所在,所以劉若愚很是擔心張振嶽在未來可能的朝局變動中處於被動狀態。
張振嶽心裏可不這麼想,他恰恰就是因為天啟帝身體不好才抱定主意要跑路的:“公公,這個事情您不用擔心,隻要我大軍在手,無論朝局如何波動,我和公公都會是各方拉攏的對象。至於萬歲的身體,今上無嗣,若真有萬一,公公還是早做打算,我聽聞信王已經十五了。”
這樣的暗示是在明顯不過了,劉若愚立刻感覺茅塞頓開,自己和魏忠賢不同,魏忠賢是隻能守而無處攻,若是天子駕崩,這老小子是被動的不能再被動了。而自己。。。
想明白這點,劉若愚頷首道:“如此,咱家就勉強為你爭上一爭了,不過你要有準備,國庫可是拿不出什麼銀子支持你下南洋的,經費得你想辦法自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