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5章 天日昭昭(二)(1 / 2)

大明崇禎二年八月,皇太極在寧錦之戰二年之後終於清醒的認識到,僅憑八旗的力量,要想打通寧遠直逼山海關根本是扯蛋。如果繼續這樣下去,估計再過幾年,不用打八旗就完蛋了。就在這個讓他心急如焚的時候,皇太極從山西商人口中得到了一個十分準確的情報,那就是明軍對蒙古一側的防禦已經形同虛設了,整個薊鎮一千二百裏的長城已經起不到防禦的作用了。而守軍更是吃空餉嚴重,戰鬥力幾乎為零。

一個大膽的想法開始浮現在皇太極的腦海中,繞道蒙古,進軍中原。這可是皇太極老爹努爾哈赤辛辛苦苦了一輩子也沒敢做的事情啊,剛一提出來就遭到了幾位大貝勒的反對,不過這個時候的皇太極已經坐穩了汗位,他下了決心的事情,自然不會不了了之。

大明崇禎二年九月,皇太極對八旗進行了最大規模的動員,組織了五萬軍隊,號稱十萬,途經蒙古,繞道古北口,於十一月一日突入中原。己巳之變的大幕被拉開了,曆史再次頑固的回到了它原有的軌道上來了。

承平日久的人在麵對災難的時候表現的往往不是堅強,而是脆弱。建奴鐵騎所至,各州府縣的表現隻能用白癡來形容。平日這些自命不凡的父母官,以及在老百姓麵親人五人六的官差老爺們,在大難臨頭時的表現簡直是令人發指。既沒有組織青壯去抵抗,也沒有組織百姓逃命。放棄職責自行逃命是普遍現象,甚至還有投降建奴當帶路黨的,成功擴大了建奴的破壞範圍。

這裏麵不能不說明軍內部問題多多,害人害己。袁崇煥在得知建奴突破古北口的烽火後,立刻派接替蕭嚴出任山海關總兵的趙率教帶領三千鐵騎晝夜兼程趕往遵化迎戰,他自己點起一萬四千遼東精銳隨後趕來。

以三千人迎戰最少五萬人的八旗,袁崇煥難道是傻了,當然不是。趙率教是袁崇煥的愛將,為了趙率教袁崇煥都不惜和自己的搭檔滿桂翻臉,自然不存在坑趙率教一說了。

其實無論是袁崇煥還是趙率教本人都計劃好了的,趙率教這三千人隻要趕到遵化城,然後像釘子一樣紮在城裏,建奴的攻擊勢頭就自然被遏製了。

以皇太極用兵的謹慎,他不可能允許在自己背後還存在明軍精銳的情況下繼續向北京突進的。而隻要皇太極放慢了腳步,袁崇煥就能就位了,到時候北京的局麵就變成和寧遠一樣,接下來就要輪到八旗吐血了。

計劃是美好的,趙率教也以實際行動證明了袁崇煥對他的偏愛是有道理的。十一月三日,趙率教帶著三千精銳搶在建奴主力阿濟格部到達之前趕到了遵化城,一切都十分順利,接下來進城,利用遵化的城防惡心建奴就可以了。

可是這個時候出狀況了,趙率教是山海關總兵,這遵化的守將朱國彥也是個總兵,雖然兩個人能力不是一個檔次,可都是大明的總兵。於是一向以忠臣自詡的朱國彥就說了,你們遼東軍不許入城,就在城外打野戰好了。聽到這話,趙率教的肺當場就氣炸了:“姓朱的,我就三千人,怎麼跟建奴野戰,你速速開門,我們一同守城,等待督師大軍到來,你不要誤了督師的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