斐迪南總督這下真得是傻眼了,他根本沒想到東方人打仗居然是這樣的,居然不跟自己過招。直接繞過安特衛普就朝著西屬尼德蘭的縱深去了,這跟自己的軍事課老師說得完全不同啊!
斐迪南總督這下立刻就變成了熱鍋上的螞蟻,要知道整個西屬尼德蘭的軍隊此刻都在自己身邊了,首府布魯塞爾已經是變成了一座不設防的空城。
進攻?這是一個辦法,但是進攻誰?
張振嶽拿到了紅衣主教王子軍隊的真實情報,這支軍隊已經很多年沒有參加過戰鬥了,不單單是缺乏火炮,連火槍都缺乏,9000人的軍隊居然隻有1500支舊式火槍,這樣的配置連西班牙在海外殖民地的軍隊都不如。
所以吃定斐迪南的張振嶽僅僅是把八千荷蘭士兵留在了安特衛普的正前方,然後就帶著自己的軍隊大搖大擺的繞過了安特衛普,朝布魯塞爾進軍了。
這些荷蘭士兵的戰鬥力不怎麼樣,但是人家一來是有作戰經驗的,二來裝備不差,雖然進攻同樣不行,但要他們防守卻問題不大。這些怕死的家夥在安特衛普城外修建了堅固的營壘,擺出了一個死撐挨打的架勢。
按照軍事教官所教的東西,斐迪南總督在這個局麵下的正確做法應該先集中兵力擊敗當麵的荷蘭軍隊,然後就此掐斷大明軍隊的補給線,然後再回師擊潰敵人。
但是他下麵的軍官很不客氣的告訴總督,這是不可能的,等到張振宇的軍隊開進布魯塞爾,什麼補給線都不是問題了。敵人可以從布魯塞爾這座城市獲得足夠的補給,而這還不是最可怕的。
最可怕的是如果說大家能按照原定計劃依托安特衛普堅固的城防來和敵人作戰,那麼或許也還沒什麼問題,一萬五千人支持個把月都是有希望的。但是如果離開堅固的城防去進攻敵人,那就是自殺了,總督的軍隊很顯然不具備進攻戰術所需要的能力和裝備。
最終總督閣下在一陣搖擺不定後做出了一個十分錯誤的決定,就是留下三千正規軍守衛安特衛普。然後自己親自帶著一萬二千軍隊回師布魯塞爾。
撤退發生在1632年4月5日,西班牙人或許不過什麼清明節,否則他們不會選擇這樣一個大吉大利的日子撤退。
當然,就這個戰爭來說,撤退選那天都沒關係,反正都是要死的。因為曹文詔的騎兵早已經如野狼一般守在獵物必經的通道上,靜靜的等待獵物自己前來送死了。
這是曹文詔最喜歡的一種戰爭形態,帶著一支來去如風的騎兵去追殺笨重的步兵。緊緊的盯著獵物,隻要獵物一個鬆懈就上去狠狠的咬一口,一直咬到獵物傷痕累累,然後一命嗚呼。
斐迪南總督閣下的軍隊顯然不需要曹文詔咬那麼多下,一下就夠了。
襲擊發生在一個多雲的午後,三支騎兵同時從三個不同的側麵殺過來,一左一右一後。西班牙人的斥候沒能發出有效的預警,他們被更厲害的蒙古斥候給幹掉了。麵對如此突然的騎兵突襲,斐迪南總督的軍隊雖然有數量龐大的長矛手可以結陣抵抗,但他同時還有一支此後讓他後悔多年的部隊存在,那些該死的西屬尼德蘭民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