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1章 西南風雲(一)(1 / 2)

劉若愚到底已經不是天啟年間司禮監的太監了,他離開中樞的時間已經太久了。張振嶽安排人送劉若愚去迎賓館歇息之後,突然想明白了什麼,低聲罵了一句“奸相”。

自己還是太稚嫩了一些,而且陷入到了一個思維誤區之中,那就是溫體仁知道自己的打算。其實溫體仁怎麼可能知道,既然不知道卻要如此針鋒相對,那麼唯一的解釋根本不是忠於崇禎,而是要給自己找麻煩。想明白這點,張振嶽立刻趕往迎賓館追問劉若愚才確認,同時奉調入雲貴的,還有蕭嚴的軍隊。得知這個情況,張振嶽立刻嗅到了一股子陰謀的味道。。。

確實是一個巨大的陰謀,溫體仁不愧為崇禎一朝最受寵信的首輔,任內難逢對手。

這樣一個人最厲害的兩個特征,一是見風使舵,二是公報私仇。

在曆史上,這位可是一個很厲害的存在。溫體仁,明浙江烏程(今湖州)人,字長卿,號園嶠。萬曆進士。崇禎三年(1630)以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入閣輔政。對首輔周延儒陽為曲謹,陰為排擠,迫其引退,自為首輔。翻閹黨逆案,排斥異己。

最後那句是東林黨和複社同仁們給他加上去的,實際上翻案什麼的一直是政治鬥爭的必然手段之一,對於人品和能力不具備參考價值。

當奸臣,尤其是在當一個和東林黨和複社做對的奸臣需要的不僅僅是勇氣,還有智慧。和那個傻乎乎的魏忠賢相比,沒有皇帝偏袒的溫體仁,在政治鬥爭手腕方麵明顯高出了好幾個檔次,以至於前前後後十幾年,東林諸公和複社諸子硬是拿這位沒什麼辦法。

崇禎初年,東林黨翻案成功,再一次要眾正盈朝了,這個時候好不容易熬資曆快混入內閣的溫體仁因為非我黨同誌,自然是毫不客氣的被排除在外,想入閣,門都沒有。這個官場之上,如同逆水行舟,不進那就隻有退了。溫體仁豈會是那任人擺布之輩,他立刻找到了突破口,把錢謙益同誌給拉下馬了。就是那張“一朝平步上青天”的著名試卷,溫體仁毫無畏懼的招惹百官的攻擊,然後死死的咬住一個黨字。最終,在極端厭惡臣子結黨的崇禎帝的支持下,溫體仁入閣成功。

此後短短數年,溫體仁才華盡顯,不過不是在治國理政方麵,而是在結黨營私玩弄權術上。他先後成功搬倒了錢龍錫、周延儒二位首輔,而且讓人驚奇的是這個搬到的過程。一般來說,殺敵過萬,自損八千,可溫體仁每次玩得都是順水推舟,錢龍錫他借的是袁崇煥的案子給搞倒的,周延儒則是借著登萊兵變搞倒的。

所以盡管受害人對他是恨之入骨,可在崇禎皇帝看來並不覺得溫體仁是在公報私仇,反而覺得這個臣子很忠心,事事都能替君父分憂。什麼是高手,這就是高手了,而且是高手中的高手。

不過再厲害的高手也有失手的時候,曆史上溫體仁最後失敗也失敗在玩弄權術上。溫體仁有一個非常不好的性格,那就是睚眥必報,表現之一就是對得罪過他的人一輩子也不放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