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大铖的住處是一座典型的江南民居,而且絕對是夠大夠氣派的,僅僅從外表就能看出阮家的豪富。而走進阮府,裏麵的裝飾更是處處體現著阮家的闊氣和底蘊。
從崇禎元年算起,已經整整十二年頭了,阮大铖從未放棄過努力,他一直在想辦法和東林黨人修好,他一直在努力討好聲勢日隆的複社,甚至積極的出錢出力,和複社一起幫著把周延儒推上首輔的位置。
話說做人做到這個份上已經算得上是仁至義盡了,可惜人類這個玩意嚴格說起來還有點賤。複社就好比一個漂亮的姑娘,你對她越好,對她越殷勤,她就越是不在乎。相反那些對她們不好的,欺騙她們的卻被她們戀戀不忘,還美其名日這就是愛情。其實這那裏是什麼愛情,這根本就是犯賤。
東林黨和複社就是這樣的賤貨,阮大铖對他們越好,他們就越是不在乎,所謂的士子們一邊享受著阮大铖提供的資金在秦淮河上風流快活,一邊對著一群婊子痛罵阮大铖是奸佞小人,仿佛不這樣罵上兩句不足以體現他們自己有多正一樣。
由此可見,咱們的阮大铖這些年到底有多憋屈了。或許是苦盡甘來,或許是上天實在看不下去了,在崇禎十二年年末,他終於再次看到了自己夢寐以求曙光。
阮大铖可不是侯方域這樣的愣頭青,經曆過大風大浪的他對現在大明的局勢看得是一清二楚。崇禎朝走到今時今日,早就和過去的大明不一樣了。雖然說文人的地位因為曆史慣性的緣故依然還在,但是武將的地位因為軍事鬥爭的日益劇烈而得到迅猛提升已經是不爭的事實。這幾年明軍的敗仗可沒少吃,可是你見著皇帝拿哪個武將開刀了的。
以兵部尚書張鳳翼為例子,建奴阿濟格入寇,張鳳翼奉命督師。手下兵馬十幾萬,居然硬是沒有跟建奴交手哪怕一次,清流們紛紛參劾張鳳翼是畏敵如虎。實際上張鳳翼到還真是想打來著,可下頭帶兵的總兵、參將們根本不尿他那壺,要和建奴玩命是吧,你自己個上,反正大爺我是沒興趣的。結果可想而知,張鳳翼這個督師變成了背黑鍋的,給哢嚓了。
這就是明末的景象,阮大铖從中得出一個結論,要想出頭,自己必須跟張振嶽這樣拿刀把子的人合作。
就算撇開這個大局不談,張振嶽是什麼人,雖然人家的威國公不是世襲的,但是西南四省的老大,手握十萬雄兵,而且才三十出頭的年紀,怎麼看將來的前途都是不可限量的。
所以昨天收到張振嶽的“威國公手拜”的拜帖之後,阮大铖就激動了,闔家上下都被他發動了起來,搞衛生的搞衛生,掛彩燈的掛彩燈,阮大铖更是沐浴更衣,當天晚上直接住在門房不遠處。這也是為了避免威國公等待太久,所以張振嶽一行剛剛抵達,阮大铖就開中門迎接,一時間是客氣的不行,連聲說請。。。
不知道內情的阮家下人也是議論紛紛“哇噻,這來得都是什麼人啊,咱們家老爺這麼大的排場迎接,我怎麼瞧著是個三十出頭的年輕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