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戰打到這個份上,差不多就要落幕了,施大暄看著整個戰場後十分輕蔑的笑道:“這麼多年了,這鄭芝龍打仗的手藝也沒見漲上幾分,就這麼點實力居然也敢出來混,哼!”
秦浩沒有說話,他此刻僅僅是深深的舒了口氣,沒有什麼比勝利更重要的了,如果失敗了,那麼自己的任務也就失敗了。想到這裏,秦浩也顧不上搭理洋洋得意的施大暄了,而是立刻出了指揮室,跑回到甲板下麵,所有出入的小船都會被納入甲板上的一個隔水門後麵,一旦要發出,打開隔水門就可以了。這個隔水門很隱蔽,從外表看一般看不出。秦浩要做的就是盡快離開,然後回到寶船那裏向懿安皇後他們稟報勝利的喜訊。
這個時候鄭鴻逵已經損失了二百多人了,他麾下的三十條先鋒船能用的人手就這麼多,此刻他悲憤的想自殺,卻又下不了手。可這個時候那些殺人殺得有些興奮的日本武士紛紛從靖海號跳了下來,開始反撲了。
鄭鴻逵殘存的部下紛紛選擇投降,不得已之下,鄭鴻逵隻能帶著親信衛士劃著小船逃生了,不過運氣不好,他們正好撞上了迂回而來的施琅分隊,結果發生了衝撞,最後吃足了海水的鄭鴻逵還是被施琅的部下給撈上來的。
“走”鄭芝龍心亂如麻,這個時候施大暄朝自己這邊打出了勸降的旗語,內心無比氣憤的鄭芝龍選擇了逃跑,而他的三個弟弟他已經顧不上了。這一仗下來,當年橫行東海的鄭芝龍勢力瞬間煙消雲散了,鄭芝虎和鄭芝豹本來就不是很讚成和威國公作對,現在看到打不過人家,也是果斷的向施大暄打旗語,同意投降,他們下頭實力受損不大,被擊沉的十幾條船也是施琅突然改變打法造成的。實際上這一戰最積極的也就是鄭鴻逵這一個,而各自擁有五十條戰船的鄭芝虎和鄭芝豹有出工不出力的嫌疑。
台灣海峽大海戰後來成為了大明皇家海軍學院收入的經典案例之一,南洋水師僅僅憑借五十條戰船迎戰福建水師的三百條戰船。在戰鬥中,南洋水師先是利用誘敵戰術,依靠火炮威力,近距離摧毀重創敵艦五十艘,隨後海霹靂施琅帶著一支分艦隊突然插入福建水師陣中,成功打亂敵軍的部署。旗艦這邊又成功重創敵軍先鋒船隊,最終導致福建水師集體崩盤,以勝利者的姿態結束了這場明末史上最大的海戰。。。
海戰戰果,福建水師被擊沉戰船六十五條,擊傷一百二十條,最終被俘戰船八十多條。而差不多一百五十條戰船跟著鄭芝龍逃回了澎湖,不過他們在澎湖沒能帶多久,因為宋小魯帶領的新華水師迅速北上。原本還打算回延平接家人的鄭芝龍隻好帶著這些船再度北逃,連台灣都不敢去,最後一路逃到山東。而南京方麵顯然也沒有替鄭芝龍背黑鍋的意思,直接宣布鄭芝龍是矯詔行事,免去其一切職務,走投無路的鄭芝龍隻好投降了滿清。
這些都是後話了,六月初六,宋小魯的新華水師和施大暄的南洋水師順利會師,秦浩那顆疲憊了多年的心終於要鬆口氣了,威國公給他的新任務是去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