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棟的軍隊可以作戰的有六萬,其中最精銳是當年高傑起家的一萬騎兵。雖然跟蒙古騎兵相比這點騎兵根本不起眼,但是在中原地區,有支萬人規模的騎兵部隊在手的勢力,那絕對是不容小覷的存在。
要知道中原是農耕民族,馬匹的數量本就有限,戰馬資源更是稀缺。要知道張振嶽原計劃按照十萬人編製武裝太子六率的時候,就被需要的戰馬數字給嚇到了,十萬匹戰馬,張振嶽把新華省飼養的三萬匹戰馬全部拿出來,千裏迢迢運到廣州,同時削減了軍隊的騎兵編製,硬是把兩萬騎兵規模削減到五千人才算是勉強滿足所需。
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李成棟才有了足以傲視天下的資本。他就是靠著這一萬鐵騎,輕輕鬆鬆的擊敗了黃得功的六萬精銳和馬士英糾合的五萬大軍,然後一路打到福州,全殲魯王政權,立下他自認的不朽奇功。
所以,所謂的威國公他並不看在眼裏,威國公算是個什麼鳥東西,自己當年跟著闖王縱橫中原的時候這廝在那裏。就算他打敗了闖王,那也不過是闖王虎落平陽被犬欺的結果。李成棟相信,在這寬廣的長江平原上,隻要他把這一萬騎兵擺開,任何強大的敵人都會被自己衝得七零八落。
唯一值得他煩心的事情嚴格來說也就是一件了,就是自己立下了這樣的蓋世奇功,所得的官爵不過是個吳淞總兵,連個子爵都沒舍得給他,這門還這不是一般的扣。
這微微動搖了一下李成棟的意誌,真的要為這樣的主子去跟南明的軍隊拚個你死我活嗎?李成棟忍不住自問道。
十一月的戰局隨著劉良佐等五鎮總兵的覆滅而變得越發嚴重,閻應元的兵鋒直取浦口之後,南京城終於忍不住震動起來了。
慌張的不僅僅是洪承疇麾下的將官們,還有那些在清軍攻破南京時選擇投降的前明勳貴們。如果說這次圍攻南京的是其他什麼勢力,比如已經被張振嶽消滅的大順軍,那麼自己這邊投靠過去,把美女一獻,說不定還能保全。可現在不行了,來得偏偏是大明的軍隊,還是崇禎先帝之子紹武帝朱慈烺名下的軍隊,這事情就不那麼好說了。
雖然在南京這邊,甚至是昆明,這個新登基的紹武帝根本就是威國公這個活曹操的傀儡,但是不管怎麼說,這背叛了大明的人落到明軍手裏鐵定是沒個好的。
這個時候想北上也沒什麼可能了,因為浦口丟了,南北之間的聯係就此斷絕了,這下完了。
洪承疇差不多就是南京城中最鎮定的人了,已經是心存死誌的他自然不會在乎什麼了。他下令全城戒嚴,調動總督府親衛營的三千官兵嚴密巡視內城,防止任何人外逃。同時昔日八鎮還餘下的三鎮被他急調入南京,一共六萬人,全麵接管城防,這到是擺出一副死守的態勢。看到洪老頭這個樣子,南京城內的人心算是勉強穩定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