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6章 再立新君(六)(1 / 2)

紹宗駕崩的時間實在是太好了,直接奔著年終歲末去的,換句話來說,不管是立誰為君,在這一年結束之前都必須有個定論,否則改元就會有影響。

也正是因為這一點,黃宗羲策動忠君社上下再次為擁立永王為新君努力。在這些東林諸公複社諸子看來,自己首先是站著道理的,永王比五皇子年長,自然當為人君。至於其他的都不是他們要考慮的,如果真要考慮健康什麼的,當年爭國本的時候就應該是福王登基了,事實證明老朱家的長子從明成祖那會算起,有一個算一個,全都是遺傳病患者。由此可見,這個結合嘉靖開始的幾代明朝皇帝的綜合表現來看,這個長子能不能繼承父輩的優點我們不得而知,但是繼承父輩的遺傳病卻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十二月十一日,黃宗羲他們已經開始計劃再次向皇太後上書的時候,宋國公宋小魯已經接到了威國公張振嶽的飛鴿傳書,隨後拉著唐王、黔國公上書,奏請立思宗皇五子朱慈煥為新君。

這絕對是震驚整個昆明官場的大事件,傻瓜都知道威國公、蕭國公、宋國公是一體的,他們從不就政務輕易發表意見,但是一旦開聲,那就差不多是三人的共同意誌,最終的決斷了。

結果這個事情一出來,原本熱鬧的無比的昆明就如同被人潑了一大盆冷水一般,立刻就安靜下來。傻子都知道現在這個時候還是不要站隊的好,在皇統的問題上要是站隊站錯了,將來想翻身都難。

五華宮裏也是一陣慌亂,宋國公的奏折送到懿安太後的跟前,立刻就引起了宮裏所有人的注意。五華宮原本就不大,太監加上宮女也不過是一百多人,其中這太監還都是從北京一路帶過來的。沒有再如舊時那般再設二十四衙門,而是直接設了一個總管太監,還是威國公的恩主劉若愚擔任,這位老公公今年六十一了,先後侍奉了神宗、光宗、僖宗、思宗、紹宗五代皇帝,絕對當得起這幫太監的頭頭,兩眼火亮著呢!這些打北京來的太監一共三十人,路上病死一人,到了昆明水土不服又死了二個,前些日子又有一個不知道死活的外交大臣給弄死了一個,現在還有二十六人。就算是紹宗過去了,這裏需要服侍的主子也還有懿安皇太後、袁太妃、兩位皇子、兩位公主,這點人手顯然是不夠的。而且在昆明的三位王爺中,蜀王和桂王府上有太監自然不提,唐王府裏還要派太監過去。所以劉若愚計劃著再招募一些太監進來,可這事情威國公一聽就覺得緩緩,隻同意從東南亞捉些性格溫順的閹割入宮充當雜役宦官。劉若愚也不知道威國公究竟是個什麼意思,隻是後來真的送來了三十多個雜役宦官後,他也覺得人手勉強夠用,也就不多事了。

其實張振嶽並不喜歡太監這個職業,不是因為太監擅權誤國之類的事情,這個好人壞人跟有沒有小弟弟沒關係。真正讓張振嶽討厭這個職業的原因是因為身為一個男人,想到要割小雞雞他就會不由自主的覺得自己下頭一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