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還是回到五天前,蕭平光找了一個不錯的理由,借口去蘇州遊玩,就從王府溜號了。鑒於他一貫東遊西蕩,原本就主張按照蒙古方式教育兒子的烏雲其其格自然也就沒放在心裏。她最近忙著給兒子籌備婚禮了,宮裏頭雖然還沒有明發詔書,但是太後娘娘已經答應永安公主的請求,答應賜婚了。
一想到自己的兒子馬上就要變成大明皇家的女婿,迎娶大明皇帝的姐姐長公主,烏雲其其格立刻覺得自家的身份噌噌升了好幾級。可她在整個過程中偏偏沒有問一下兒子的意思,反正兒子看起來沒什麼抵觸那就沒關係了。蒙古人也好,漢人也罷,這個兒女的婚事,不都是父母做主嗎?如果她知道自己兒子這些天在做什麼的話,估計她就不會這麼想了。
七月初七,七夕佳節,火種行動軍官出發的日子。
為了鼓舞和激勵參戰官兵的士氣,張振嶽本人雖然沒去送行,卻讓秦浩出麵,力勸皇帝前去打氣。
皇太後張嫣立刻認識到這是一個擴大皇室在軍中影響的機會,所以不僅僅是皇帝,她和長平公主都到了校武場檢閱這一千五百名敢死隊級的軍官。
“嘿,蕭平光,你看,你媳婦在哪呢?”巴特爾忍不住打趣道。
“什麼我媳婦?”蕭平光反問道。
張彥宏想了想:“還真是你媳婦,我都聽老二說了,你母親天天來我們家為得好像就是讓你娶這個媳婦,看樣子真俊,要不你還是別跟我們去了,這麼俊的媳婦不好嗎?”
“去,好男兒誌在四方,我蕭平光將來建功立業了,什麼樣的媳婦沒有啊?”蕭平光滿不在乎的說道,不過他忍不住又朝著長平公主的方向偷瞄了一眼,心裏感歎道,真俊啊!
張彥宏白了蕭平光一眼,沒有說話,到是巴特爾很是認同的道:“是啊,我額娘說了,這個媳婦在我們草原上,是得靠自己去搶的,我跟你們說,我們草原的妹子。。。”
又來了,說得好像這小子去過草原似的,張彥宏明明記得巴特爾是跟自己一起在府裏長大的啊!還真的是吹牛不用上稅。
雖然朱慈煥隻有十二歲,但是此刻他十分威嚴的站在城頭,對著下麵站立的筆直的一千五百名軍官道:“你們辛苦了,你們的功績朕會記得,大明的子子孫孫都會記得。”
就是這麼一個孩子的話,下麵的軍官們無不熱淚盈眶,激動萬分,發誓要為大明死戰到底。
這是第一批火種,卻不會是最後一批火種。
一千五百名軍官當天下午就在下關碼頭登船,然後沿江而下,走運河去前線,他們最後會被安排從三個方向進入滿清的控製區。
李過、高一功被調來擔任這次行動的頭頭。而張彥宏、巴特爾、蕭伯平他們自然是被分到李過這一路,五千多人經河南向山西的呂梁山地區挺近。
校場閱兵的第三天,大軍就出發了,第五天,進入到了滿清的實際控製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