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軍抵達此行的目標中陽縣已經是八月十六日深夜了,讓張彥宏等人驚訝的是,這個位於山區的縣城居然還打開城門給大軍送來了補給物資,這真的是眼珠子掉了一地。
其實也不難理解,滿清雖然占領了這個地方,但是他們也遇到了和張振嶽一樣的問題,他們派不出足夠的官員。
第一有骨氣的讀書人還是占大多數的,尤其這個時空和原來的曆史出現了重大偏差,南明政權並沒有如期覆滅,反而很強勢的逆襲成功,所以北方有骨氣的士子選擇南下投奔大明朝廷,這個時候的剃頭令反而是在逼著人心向著大明了。
也恰恰是這個原因,原本被要求“留頭不留發,留發不留頭”的剃頭令在僅僅執行了一部分地區之後就被要求暫停執行了。其實這在後來被證明是滿清統治者的一大敗筆,首先這個命令的發出就把全體漢人給得罪了,其次執行了一部分又叫停,無形中為火種行動的執行提供了掩護和便利,這還真真的是裏外不是人了。
這個中陽縣境內都是山地,這樣的縣按照範文同、寧完我他們的劃分方法是直接歸屬於三等縣的。換句話說,這樣的縣第一不會有八旗駐軍,第二不會有滿人縣令。而最重要的就是朝廷收攏的漢人降官也不願意去這樣的地方上任,大家不要祖宗圖的是什麼,不就是肥缺實缺嗎?你當這些人都是無私奉獻的革命同誌啊,別說三等縣,二等縣都不去。
沒人去沒關係,滿清也有滿清的辦法,正巧趕上博洛沒能把江南征集的六百萬稅銀帶回來,所以今年各旗旗主的獎賞就變成了官帽子,都是二等縣、三等縣縣令的官帽子,你們大家拿去賣了,任期三年,賣多賣少都歸個人。就這樣,大清開啟了一個非常不好的先例,在讀書人眼中神聖無比的官位有史以來第一次可以明碼標價由朝廷拿出來賣了。即使是東漢末年的漢恒帝也不敢如此肆意妄為,這還真不拿中國當他家啊!
在真實的曆史上,滿清為了彌補朝政收入不足,除了賣監生嗎?還多次賣官,起先賣的是四品以下,到後來連一品都拿出來賣了。雍正朝著名的模範總督田文鏡就是捐官出身,而到了慈禧太後的統治後期,慶親王已經是把所有的官位都標價了,最後,連皇帝的位子都標價了,每年四百萬。不過等到把這個位子賣給民國之後,他們就發現,買了位子的民國就不打算付款了,而失去了勢力的他們對此也隻能是無可奈何了,這下逗逼了吧。
所以不光是這個中陽縣,呂梁地區一共十幾個縣的縣令,都讓錦衣衛以二萬兩銀子一個給捐了下來,當場就把那個原本苦著臉的貝勒爺給樂傻了。八旗貴族中這位貝勒地位低,所以他分到的十個縣令一看就是賣不出去的地方,沒成想居然還換了二十多萬兩銀子。這下子可以好好逍遙快活一陣子了。。。
當初選擇呂梁這個地方作為火種計劃在山西地區根據地的一個首要考慮因素是這裏再往西過了黃河就是明軍的實際控製區陝西了,很多物資和人員的補充都可以從這裏獲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