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無心之過,為之求情(1 / 2)

這幾日寧霜一直心神不寧,大抵是因為那日在永福宮裏沈星彥所說的話,讓寧霜一直耿耿於懷,她知道,沈星彥並不是好打發的人,她想將計就計,就算賁大哥肯配合,也未必慢的過去。

她在等,等待沈星彥的安排,安排她和賁啟軒見麵。她知道,沈星彥一直對皇位有著很深的企圖,他是正宮娘娘所出的嫡子,文韜武略皆不輸於任何人,這麼多年,卻還是沒能夠得到皇上的肯定,他的心裏想必還是有些不平衡的,他想在這個皇位上證明自己,就一定會有所動作。

或許是因為宛珠的關係,也或許是因為賁啟軒一入東湘國,便成為驍騎營的中郎將,總之沈諾軒這幾日都沒有到永壽宮,寧霜就算想跟他說明沈星彥的打算也沒有機會。

“寧霜,在想什麼呢?我叫了你幾遍也沒聽見?”

寧霜隻覺得一隻手在眼前晃了晃,這才回過神來,聽見玉蘭姑姑在自己的麵前說著。

“玉蘭姑姑,不知找我有什麼事?”寧霜回答著,不由得感歎自己,這幾天真的是憂思甚多,竟然在伺候太後的時候也會走神,幸好太後方才已經由宛珠陪著去外麵走走,而自己則被留下來和玉蘭姑姑一起收拾東西。

“太後娘娘這幾日念叨著皇上,說皇上有好些日子不曾來過永壽宮了,這一想,不免憂思多度,睡得也不安穩了,我在想,你可有法子讓太後娘娘能睡得安穩些。”玉蘭姑姑說著。

到底是陪著太後時間最久的,也是最得太後歡心的,心裏想的念的都是太後娘娘,寧霜為玉蘭姑姑的忠心感動的同時,心裏卻有了主意。

“玉蘭姑姑這可為難我了,這事情的起因是皇上,無論什麼安神茶安眠湯,也不過是治標不治本的法子,依我看,這最好的法子,莫過於請皇上過來永壽宮一趟,陪太後娘娘吃頓便飯,母子兩個談天說地,卻是再好不過了。”寧霜笑著說道。

說來也怪,寧霜從來沒有在宮裏聽說過皇上與太後不和的言論,可自打她進入永壽宮以來,就從來沒有見到皇上來過。若說太後娘娘免去了後宮一眾妃子的日日晨昏定省,可總不能不見自己的親兒子吧?況且,皇上再怎麼日理萬機,過來探望母親的時間總不可能一點也抽不出來,所以,這才是讓寧霜最感覺奇怪的。

她見過皇上,可當日在紅袖招見到皇上的時候,卻不能表現出自己知道他就是皇上,如今,她以醫女的身份進宮,聽說是經過皇上同意的,上次在流華宮的事,皇上想必也知道了,隻是她不明白,為什麼皇上會任憑她這個曾經的風塵女子接近太後,還成了太後的專用醫女。

“還是寧霜深得哀家的心意,玉蘭,吩咐禦膳房做些皇上愛吃的菜,寧霜,你去勤政殿走一趟,讓皇上中午來哀家這裏用膳,宛珠,你陪著哀家下盤棋吧,等著皇上中午過來。”太後卻不知什麼時候已經站在了門口,聽見寧霜的話,接口道。

“是,奴婢遵命。”玉蘭姑姑應著,便去了禦膳房傳達太後的懿旨。

寧霜雖不明白太後為什麼要自己去勤政殿,可她卻隻能答應:“是,奴婢這就去。”

說罷,走出永壽宮,往勤政殿而去。

勤政殿在整個皇城的偏東方向,離西邊的永壽宮有些距離,寧霜又不是宮裏的主子能夠乘坐肩輿,等走到勤政殿的時候,已經是一炷香以後,此刻正是盛夏時節,天上的日頭正毒著,讓寧霜頂著這麼大的太陽行走一個小時,卻是為難她了。

永壽宮明明有通傳的太監,可是太後卻偏偏讓她跑這一趟,卻是為何?心裏依舊閃過這個疑問,寧霜擦擦臉上的汗珠,朝著勤政殿外的公公稟告。

“奴婢寧霜,是太後娘娘身邊的醫女,奉太後娘娘之命求見皇上。”

“既是太後娘娘派來的,姐姐還是進去等吧,這日頭正毒著,免得累壞了姐姐,皇上與幾個大人在禦書房商議國事,也有好一會兒了,想必不久就能回來了。”守門的公公見寧霜說是太後派來的,便很殷勤地為寧霜開了勤政殿的門,說著。

“如此,有勞公公了。”寧霜笑著回答。

她本以為替皇上守門的人就算不是仗勢欺人,也應該是眼高於頂的,卻不曾想這個公公竟如此好說話,見太陽毒辣,還讓她進殿去等候,心中便不由得對這個公公產生了一絲感激。

偌大的勤政殿空無一人,寧霜也不知道皇上什麼時候回來,便百無聊賴地四處亂看,勤政殿各種擺設井井有條,書架上的書井然有序地排列著,桌椅一絲不苟地整齊擺放,不遠處的案幾大抵是皇上平日寫字作畫用的,整個勤政殿的牆壁上,掛著的都是各色字畫,寧霜一一看過去,卻見落款都是同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