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柳走了,帶著他的心腹,郭長青和杜沐陽以及幾個隨從。幾人輕車簡行,沒驚動任何人,就這麼走了。留給周監軍的,是當初宋柳帶來的五萬大軍,至於這五萬大軍,周湊要交給何人長官,宋柳沒過問。隻是臨走前,隨手一劃拉,就將一部分“不服管教”的軍士給趕走了。理由是,這些人在正梁關之戰中,不但“盡忠職守”反而還“拖後腿”。對於這些人,絕不姑息。這喜人,不適合留在周監軍的軍隊了,為了不麻煩周監軍,我就隨手給他們打發了,愛上哪上哪,就不老周監軍操心了。
周監軍看著宋柳一臉正經的樣子,心裏罵:這寫還不都是你的親信,不就是怕我為難他們嗎?既然如此,你王爺都開口了,這個人情,要是不賣你,顯得我小氣了。
當下保證:“王爺說的是,這些人,自然是愛幹什麼幹什麼,愛上哪上哪,隻要不妨礙公務,絕不幹涉。”
宋柳滿意的拍了拍周湊的肩膀:“我五萬大軍,毫發無傷的交給了監軍,監軍,可要好好愛護啊。”說完這些,帶著幾個人,策馬奔馳,卷起一陣灰塵,走了。
宋柳說的協和一批人,就是趙如花訓練的那一波了。他們脫離了周湊的軍隊,帶著二白多人,入住了之前的梓龍寨。既然他們不歸周湊管,周湊自然也不會給他們發軍餉,發糧草了。好在之前燒韃靼糧草的時候,還剩下一大部分。趁著周湊還不知道的時候,趙如花帶著所有人,每天運一點,螞蟻搬家似的,愣是將那些糧草,全部囤積在梓龍寨。糧草有了著落,趙如花還是沒閑著,將之前聶洋沒完成的很多的軍事設施,一頓改造,能用的繼續用,不能用的,換別的。
一番忙碌,安置好,已經過了一個月。這一個月,眾人除了日常的訓練巡邏之外,沒逼得事情做。之前被趙如花擄來的十香,趁著一次進正梁關的功夫,帶回了幾個姐妹,說是也想加入趙如花的隊伍來,別的坐不了,以後要是又什麼打探情報或者別的什麼任務,她們,還是有所作為的。
這麼一說,趙如花也想到了,以後打探情報,少不得需要它們,當下就同意了,將他們交給方小六,方小六會的,必須都交給她們,之一醫術嘛,挑一些簡單的學學就可以了。
方小六自從杜沐陽走後,很是悶悶不樂了一陣子,見手下來了幾個“兵”,高興壞了,一本正經的開始“傳經授道。”盡責的很。
內已安,外麼,等信吧。是以,趙如花帶著一群人,在梓龍寨住下,將原先的梓龍寨入口封了,又在進山的口子那,布下了機關,一來防止有人來此叨擾,比如知道此處的周湊等人,二來,避免一些附近的村民來此會誤傷。另辟一條小道。一番作為後,倒是還了梓龍寨一封安靜。
宋柳帶著幾個人,連日裏的快馬加鞭,從邊關道道京師重地,沿途,也是花了半個月的時間。她人還沒到京城,沿途的驛站早已經將消息傳了出去,是以等宋柳等人剛進京城,就被太子派來的人籃下了,一番訴說後,便要帶著宋柳入宮麵聖。宋柳還沒說話,就被忽然竄出來的而一個人截住話了。那人一臉傲慢的看了眼太子的而門口,然後,轉身對著宋柳行禮:”在下是曆王門下的客卿周玉,奉曆王的之命,來這警戒青王打架。“
太子派來的人看兩眼那客卿,有點敢怒不敢言的樣子,動了動嘴,沒說話。
宋柳將這一切都看在眼裏,而後道:”不勞煩諸位了,我府上也有人來接 了。麻煩回去告訴太子殿下,就說我先回府熟悉一番,而後便進宮麵聖。告訴曆王,就說改日得空,定要去叨擾的。“說完這些,邊向已經走來的何幕楚走去,一行人,快速的往青王府趕去。
太子的人聽了這話,沒在說什麼,施禮後,轉身走了。臨走前,笑著看了眼周玉,眼裏的嘲諷,不言而喻,同事親王,居然派個門客來接,真不像話。
那周玉似乎沒想到會提到鐵板,當下除了發愣,也別無他發。
話說,皇帝的自私不多,就三個兒子,太子是老大,曆王排行老三,青王,排行老六,是皇帝最小的兒子,本應比哥哥們受寵,奈何這親王的生母,出身不高不說,當年還一度傳出一些醜聞,是以皇帝,對這個小兒子,也歡喜不起來。順帶的,那些看臉色的人,邊對這個十幾歲就封王的青王一點也不懼怕。這個周玉就是其中之一,自從得了曆王的青睞,自以為高人一等,曆王為人,本就高調高傲,示意一種手下門客,也都學的他的傲慢勁。這一會兒,被人甩臉子,多少有點不適應,但對方詩經是親王,無可奈何的周玉,回去隻好添油加醋的說了一番。曆王宋墨楠聽了,臉上看不出什麼表情,隻是低聲道:“我這個六弟啊,一身正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