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言報告,你被忽悠了嗎(下)
識偽·解謎
提要:一直以來,人們總會被一些不時冒出的所謂“科學常識”所左右,而這些常識的背後,往往是對真正科學知識的種種誤讀
膨大增甜劑讓西瓜變“炸彈”
流言:江蘇鎮江百餘畝西瓜爆炸,疑與膨大增甜劑有關。
真相:影響西瓜開裂的因素很多,涉及品種、天氣、肥料情況等諸多因素。研究表明,江蘇鎮江百餘畝西瓜“爆炸”很可能與早熟品種有關。目前常用的膨大劑的主要成分是氯吡脲。這是一種通過影響植物體內的細胞分裂素、生長素、乙烯等內源性激素起作用的植物生長調節劑。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相關研究能夠證明膨大劑能直接促進西瓜吸水,增加西瓜內的壓力。對於西瓜而言,用30毫克/千克濃度的膨大劑溶液浸泡幼果,40天後瓜皮上的殘留量為0.005毫克/千克,低於國家規定濃度(0.01毫克/千克)。
結論:西瓜“爆炸”以及甜度受多方麵因素的影響。膨大增甜劑在允許的劑量範圍內使用不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傷害。
睡覺抽搐說明身體機能差
流言:睡覺時抽搐是大腦以為身體快要死亡了,所以發送一個脈衝,表明身體機能不好。
真相:肌抽躍是一種急速的肌肉不自主地抽動。在情況較為嚴重時,肌抽躍症是一種會影響人正常生活的軀體病症,但生理性肌抽躍與身體健康與否基本沒有關係。人在睡覺時經常會發生兩種生理性肌抽躍——入睡抽搐,以及疲勞或緊張時出現的肌肉顫搐。研究認為,在從清醒狀態進入睡眠時,網狀激活係統負責控製心跳減慢、體溫下降、呼吸變緩這一轉換過程,而入睡抽動可能僅僅是網狀激活係統出錯時產生的一種副作用。
另一種解釋是:肌肉徹底放鬆時,大腦會基於應激反應模式以為我們在自由墜落。出於保護自身的需要,大腦會指揮本已放鬆的肌肉突然收緊,導致入睡抽動。而非快速眼動睡眠第二階段出現的睡眠錠則可能會導致肌肉顫搐。這種睡眠錠可以幫助我們安睡。哈佛大學醫學院睡眠醫學係的一項研究表明,腦電波中睡眠錠出現的頻率越多,個體抵禦外界幹擾保持睡眠的能力越強,相應的睡眠質量也越好。
結論:流言終結。睡眠中的抽搐是人體的正常反應,它可能起著幫助睡眠的作用,甚至和學習有關。
地鐵安檢設備對人體有害
流言:在北京、上海、深圳的地鐵進行了多年安檢之後,突然傳出所有X射線安檢機都未經環保部門許可的消息,人們擔心“X射線安檢機會損害環境和人體健康”。
真相:根據深圳市環保部門對地鐵X射線安檢機進行的專項檢查,深圳地鐵的280台X射線安檢機都沒有發現超劑量的輻射泄漏。經檢測,安檢機出入口兩端的輻射量都在0.15~0.3毫西弗之間,與宇宙本底輻射處於同一水平,因此不會對人體造成傷害。之所以很多人擔心X射線安檢機對健康造成損害,是把X射線之類的電磁輻射與放射性物質造成的輻射混淆在了一起。當放射性粉塵沾染到人體後,會繼續發生放射性衰變,在衰變過程中會發出各種射線,就好像X射線安檢機發出的X射線不經屏蔽、直接照射到了我們身上一樣。
結論:X射線安檢機不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盡管如此,孕婦等有特殊情況的人員仍然應該避免接觸。
夏天喝放在車內的瓶裝水會致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