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天河(三下)
第二天一早,李隆基親筆批閱過的詔敕就送到了尚書省。當值官員翻開一看,登時大驚失色。為自家的前程著想,他們既不敢輕易地將這份詔敕變成聖旨頒發下去,又沒勇氣找借口將其封還。隻好偷偷地潛人到丞相府報信,請楊國忠自己出麵定奪。
楊國忠正在召集心腹議事。聽聞皇帝陛下這麼快就做出了回應,心裏也是暗暗納罕。待從報信人口中了解到詔敕上禦筆朱批的內容後,略作沉吟,便笑著指點:“既然陛下已經做出決斷了。咱們當臣子的照著執行便是。沒必要大驚小怪的,這年頭連三品將軍都快爛大街了,更何況區區一個四品中郎將!”
話雖然是實話,聽在左右親信耳朵裏卻極不舒服。特別是給事中宇文德,今天趕一大早派人發給弟弟宇文至的家書中,還在不著邊際地吹噓,說自己如何如何費勁心力,才替對方爭來了連升兩級的好處。誰料想轉眼間,沒人給爭好處的就爬到了朝中有人做靠山者的腦袋瓜子頂上,這讓他今後如何在自家弟弟麵前抬頭?
“可姓王的分明寸功未立,卻一下子連升三級。”中書舍人宋昱也是個見不得別人家過年的主兒,偷偷給宇文德使了個眼色,然後帶頭說道。“聖旨到達安西之後,想必會寒了一大批將士......”
“行了!”楊國忠不耐煩地擺手,打斷了宋昱的胡言亂語,“陛下決定的事情,咱們可能跟他擰著來麼?封還了詔敕又能怎樣?說不定讓陛下一怒,再憑空給他升上三級!況且那小子明擺著是封常清的人,咱們現在不能跟幾大節度使同時交惡,也隻能做個順水人情!”
“是,右相大人言之有理。宋某莽撞了!”中書舍人扁了扁嘴,悻然退了下去。
其他人心裏雖然還是擰著一團疙瘩,卻也不得不點頭承認,楊國忠所說的話句句都在點子上。大唐天子李隆基雖然越來越無心處理朝政,但隻要他認定了的事情,群臣們根本沒辦法違背。當年一味地信任李林甫,動輒將彈劾李林甫者貶到嶺南捉大象的是他。過後幡然悔悟,不顧眾人勸阻,下令將李林甫掘墓鞭屍的還是他。無論誰想以令他收回成命,到頭來無不是落個灰頭土臉的下場。
“陛下額外施恩給某人,對於其他報國從軍的將士而言,的確有些不公。但日後彌補的機會多著呢,不必爭在這一時半會兒!”見宇文德等人臉上還是寫滿了沮喪,楊國忠歎了口氣,慢吞吞地補充,“況且眼下範陽那邊,加中郎將銜者有上千個。咱們不敢難為安祿山,又何必擺明著車馬跟封常清過不去?!”
“是,右相大人英明!”宇文德無可奈何,隻悻然帶頭回應。
見大夥精神頭還不是很足,楊國忠又笑了笑,大聲許諾,“好了,都打起點精神來。需要處理的事情多著呢。終歸一句話,本相從來不會讓自己人吃虧。不信,你們等著看好了!”
“右相大人英明!”有了這句保證,宋昱和宇文德等人臉上終於又露出了獻媚的笑容。拱了拱手,帶頭歌功頌德。
楊國忠笑著擺擺手,製止了大夥的馬屁。然後命人取來數錠官府專門用來壓庫的銀錠,親手賞給了尚書省那邊送來的報信人。待對方千恩萬謝的告辭之後,又命侍衛將議事廳的大門從外邊關嚴,四下看了看,正色說道:“行了,雞毛蒜皮的事情,大夥就別再想了。咱們趕緊言歸正傳。剛才我說的那個消息,大夥能不能想出個兩全之策來!”
“嗯!”眾人立刻又成了霜打過的茄子,瞬間就蔫了下去。就在昨天半夜,與楊國忠一向交好的某位太監悄悄送出宮來一個驚人的消息,皇帝陛下命高力士幫助太子重整東宮六率!
比起跟幾千裏之外一個新晉的中郎將較勁兒,這個消息顯然更值得大夥重視。前幾年揣摩李隆基的心思,當政的幾個權臣都沒少給東宮使絆子。特別是掌管天下錢糧的楊國忠,簡直恨不得讓太子李亨及其家人天天喝西北風過活。如今皇帝陛下突然念起父子親情來了,讓大夥如何來得及措手?